古时候哪有现在的这么大规模的医院哪,妇产科专门为产妇接生,那时做这一行的,被称为接生婆。那可是积德为善的善事。
话说某村落里,方圆几十里的,只有王大娘这一位接生婆。
这天,王大娘去给一家人家的产妇接生,喝的微微有些醉意,离家也不甚远。于是,告别了产妇一家人,对她们一家的款待表示谢意后,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家转。
此时,已近傍晚,喝得微醉的王大娘,晃晃悠悠的往家赶,只听一阵车铃声响,远处奔来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子,车子四周挂满了灯笼。
车来到王大娘近前,马车门帘一挑,从车上下来一位穿着考究,云鬓高簪的贵妇。
她见到王大娘后赶紧施礼,衣袂飘飘拜礼后
说:大娘啊,我家小主人今年刚满十六岁
头一次产子,现在正危急万分,敢请大娘去家里帮忙接生……
她神情虽自若大方,但语气里带着隐隐的焦急,语气恳切……
这马车此时出现颇有些诡异
若平时,王大娘也会寻思一二。但接生本就是王大娘的本分,加上她喝了点酒,借着酒力,也不怎么害怕,便点头答应了
王大娘接生几十年了,手艺那是相当高超,只要是生孩子的疑难杂症,她都能一一化解
遇到家里贫困的人家,她连接生的钱都不收
四里八乡的人对她感恩戴德,亲切的叫她
王大娘
王大娘的老伴儿过世很早,只给她留下一个病怏怏的儿子。
这孩子身材消瘦,走路时拄着木棍儿,更别提娶妻生子。
王大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到处托人说媒,但是哪家姑娘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呢
所以,王大娘的儿子快30岁依然单身,还是个光棍儿
这一天,王大娘接生的主家,产妇生了一个大胖儿子,主家感激不尽,不仅送了钱物,还在家摆了宴席坚持留王大娘吃饭,席间众人纷纷劝酒,王大娘最后感觉有些醉了,又担心病儿子在家没饭吃,赶紧道谢起身回家
她脚下像踩了棉花,回家的路越走越觉得长
天也越发黑,竟有些迷路了
在这时,遇见来寻她的贵妇人
王大娘随贵妇人坐在马车上,晕晕醉醉的
马车约莫过了一柱香的时间
停在了一座大宅子门前
下了车,她来不及看清门宅及周围的陈设
就被贵妇人拉住往门里走
急走间,王大娘只感觉这庭院宽大恢弘,即有亭台楼阁,莲池丛生,还有重重假山流水
走过的廊柱屋檐雕梁画栋,处处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
王大娘被拉进一间内室
屋内有几个手足无措的老人,还有十几个年轻貌美的侍女陪侍左右
众人见到王大娘,像见到了救世主,纷纷围了上来,王大娘匆匆施礼后,穿过众人
来到床榻前探望产妇
果然如贵妇所言
产妇年纪轻轻,满身汗珠,脸上泪水混着汗水,疼得奄奄一息
王大娘赶紧让人拿水,剪刀,棉布
凭借多年经验,她看出胎儿是难产加脐带绕颈
凭着高超的接生技术,一番折腾后转眼就到了后半夜,东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
产妇产下一个粉团似的婴儿,王大娘抱着孩子,松了一口气,她一边把孩子交给其他妇人,一边把带出来的胎盘包好递过去
一位老妇人满脸感激地拉着她的手说
哎哟太感谢你了,本该好好酬谢你,但天色大亮了,我们不能再款待您了,这胎盘您就拿回去吧,日后必有大用
刚说完,天色大亮了,老妇人赶紧让人驾车送王大娘回去
又是一阵风声掠过,雄鸡叫第三声时,王大娘感觉自己像石头一样被抛起来,被风吹着回到了家门口
再回身看,马车消失得没有影踪了
王大娘回到家打开盒子,发现放胎盘的盒子里有张纸条,纸条有字:用半个胎盘风干碾磨成粉温水服下可治公子病症
她高兴坏了,心里喜道,一直担心儿子的身体这下终于有了办法
她和儿子商量,没想到儿子坚决反对
儿子说,娘,您接生这么多年,孩子的胎盘要么还给主人家,要么替人埋在深土里,不让胎盘流落,怕对孩子不好
现在让我吃这个东西,肯定对那出生的孩子不利,我宁可这样终老,也不能干伤害他人的事啊
王大娘见儿子心意已决,自己也觉得愧疚,便和儿子一起,把胎盘埋在了院子里的枣树下
当天晚上,王大娘刚关上房门准备睡觉
又听见有人喊,王大娘
她打开房门一看,竟是昨天那位老女妇人站在院中
她忙迎上去,老妇人再次道谢后说
我本想把孙儿的胎盘给你家公子服下,让他身强力壮
不料公子和大娘如此仁义,还为我孙儿着想把胎盘埋在树下,如今这棵树也得了灵气,这树上的枣子让你家公子服用,能治愈公子的虚弱之身
说完施礼退去
王大娘打开大门追出去时,只见一只狐狸模样的动物飞快跑远
王大娘恍然大悟,敢情昨天是去狐狸洞里接生了
第二天一早,王大娘和儿子说起夜里的事
儿子也感叹不已,原来动物和人一样有时候也重人情有人味儿
此后,王大娘的儿子每日都食用一颗树上的枣子,身体渐渐强壮起来
后来还成了家,生了孩子
幸福的过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