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孩子们都开学了,我在妈妈家,每天带孩子在村里溜达儿玩,跟街坊邻居,熟人同学聊天中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家庭普遍二胎居多,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可是我观察发现有些二胎家庭中,老大在县城上学,老二却在村里上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经济压力大,现在在县城上学一个孩子平均每年一万多,两个孩子就得两万多块钱,对于普通的打工族来说,压力确实不小。而在村里上学,公立学校,没有学费,一日三餐吃住家里,几乎不怎么花钱。
但是,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优质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县城教育要好于农村。但是因为经济压力,而降低孩子的教育标准。这对两个孩子来说是不是不公平呢?或许因为享受的教育水平不同,两个孩子的命运从此天壤之别呢?
老话说的好,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是现在有些父母正直年轻力壮之时,不想着怎么努力多赚钱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却害怕压力而阻断了孩子的未来。
按正确的逻辑来说,因为孩子,做父母的更应该动力十足的去奋斗,去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没钱,我们就努力去拼搏啊,而不是退而求其次,就这样吧。心中还自我安慰的说“,村里的小学也不错,人家班主任教的可好了,升学率也不低。”,又或者“是那块料儿,在哪儿上都一样。”但是从概率上来讲,城市的升学率明显高于农村,孩子日常接触的环境,圈层也也明显高于农村。你不能赌孩子的一生啊。
对于这种现象,我很遗憾。有位学者说:“父母的见识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说的非常正确,孩子未成年前的学习,生活,全是父母安排的。父母的认知不提升,孩子就会重复自己的命运。
再往大的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培养好孩子,不只是为了让他今后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更是让他成为一个栋梁之才。肩负国家兴盛的使命,也是为了我们后代的子子孙孙都能生活在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度里。
最后,以寂静法师的话结尾“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
孩子不正是那个空瓶子吗?父母装什么,他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