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帕金森病有着独特的诊断思路与方法,依据传统理论,从多个维度综合判断。
望诊首当其冲。医生会细致观察患者的面色,帕金森病患者常面色晦暗,气血不畅之象尽显;目光也多呆滞,肝肾亏虚难以濡养目睛使然。再看肢体动作,震颤、拘挛或是行动迟缓,都为诊断提供关键线索,震颤的频率、幅度,肢体的僵硬程度等,反映病情轻重与经络气血痹阻状况。舌苔更是望诊重点,多表现为舌苔白腻或黄腻,提示体内痰湿蕴结,或是有化热倾向,阻碍气机与津液输布,影响筋脉滋养。
闻诊辅助判断。留意患者的声音,帕金森患者发声多低沉、断续,反映出肺气不足、宗气亏虚,难以支撑正常发声;部分患者还伴有口臭,这可能是脾胃运化失常,食积化热或痰湿内生,浊气上泛所致。
问诊深入了解。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因肝肾阴虚、虚火扰神,常致失眠多梦;饮食偏好能反映脾胃状态,如嗜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湿,偏爱生冷易伤脾阳。还要追溯发病诱因、病程长短,了解病情发展脉络。
切诊把握全局。通过切脉,感受脉象变化。肝肾不足者,脉多弦细;气血亏虚,则脉沉弱无力;若痰湿内阻,脉象滑数或弦滑。不同脉象组合,精准呈现患者身体内在的脏腑盛衰、气血盈亏与病邪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