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阅己:审视自己,认清方向
人生如同万里长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难免,抱怨的人会被困在原地,审视自己的人会获得重生。
晚清名臣曾国藩起初信奉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因此他为人便是直来直去,不给人留颜面。
1857年,太平天国势头正盛,而曾国藩训练出来的湘军能与之对抗。可此时,曾国藩父亲却去世了,按规定曾国藩要丁忧三年,咸丰想要挽留他。
可曾国藩却向咸丰说:“皇上,您要不给我督抚大权,我就回家。”
咸丰怒极,笔一挥:“你回家丁忧吧。”
这当头一棒差点把曾国藩打昏。回家后,曾国藩一直在想:到底哪里做错了?
他把目光落在了一本薄薄的《道德经》上。有了人生阅历的他,发现《道德经》所谓“柔弱胜刚强”,才是入世应该秉持的真理。看似是消极的出世,实则是积极的入世,因为迂回之道才能更好地达成目的。
想到这里,曾国藩大彻大悟,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八个大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正是在事业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有了思想上的转变,才让曾国藩后期走得越来越稳。
永不犯错是神的准则,尽量少犯错是人的目标,及时改正则是真正的智者。
失败的经历,是为了让我们于自省中获得经验,化不足为优势。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唯有拥有刮骨疗伤的勇气,才能收获新生的惊喜。因为那些反思后的领悟,都会变成为自己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