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现在三岁零十个月,个头倒是不怎么长,脾气见长。平日,她一生起气来模式就是“大哭大闹+暴走”,无论我是义正严辞说道理,还是深情款款摆事实,她总是无视这些话,继续在她的地盘里大声地哭泣,或者往场地里暴走一圈。越说,我越火,一度以来我也是束手就擒。最近学得几招育儿神器蛮管用的。
第一招,描述宝宝的肢体语言。
“妹妹,你看,你生气时拳头都攥起来了。”当我描述她的动作时候,她低头看自己动作。当妹妹关注自己的同时,她的专注力从哭转移到自身的身体。让妹妹觉察自己身体,感知自己身体的时候,她情绪缓和了很多。当情绪得到缓冲后,我后面的道理她也愿意去听。
这一招的原理是“注意力转移+觉察力”。
学龄前的宝宝因为大脑还在快速发育过程中,大脑容量没有那么大,短期记忆力有限。前一秒被这个吸引,下一秒就被别的吸引,如同小熊掰梆子,看见一个摘一个,扔一个。因此,利用注意力转移是非常有效的情绪管理的方法,尤其当激烈的哭闹情绪,怎么也刹不住闸时,试一试注意力转移。
通过观察身体来觉察自己的情绪,孩子感悟“原来我的生气也是能被自己看到的”,原来麻麻知道我在生气,我被看见,我被关注,我还挺重要的。情绪看似无形,可以被有形的动作表达出来。
第二招,游戏力。
妹妹偏偏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我说吃完饭奖励你三集,妹妹不同意,不行不行,然后又开启暴走模式。妹妹一边暴走,我一边给她配音“得儿,驾。得儿,驾。我是一只奔跑的小马。”她一停,看我,觉得好奇怪,妈妈在干嘛呢。对于她接触新的词汇,新的韵律,新的表达,她觉得很有趣。我问她,“怎么啦,不得儿驾了。是没电了,还是没油了。我给你充电,还是加油。”
“我没电了。”妹妹回复到,看来她已经进入游戏配合。
“滋~滋滋~~滋滋滋~~~我帮你充一下电。现在有没有好一些。”我问。
类似的处理方式还有,妹妹一哭,我唱“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她居然破涕而笑,让我再唱几遍。一唱到“眼泪掉下来”,她就笑(为了孩子,唱尽各种老少皆宜的曲风呀)。
再比如,她一哭,我就在边上拿个碗在她眼睛底下接着,“我说,哎呀,白喝了,白喝了,早晨的妹妹喝了那么多水都哭没了。”
不过,很多招数适用一两次,就得再想新招数。知道招数背后的原理,用原理启发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做变动。
这一招原理“游戏力”。
游戏,是人的天性,更是宝宝乐不思蜀的玩耍主题。游戏起来,没有了亲子权力浓厚的争斗,宝宝妈妈不必沉浸谁说了算,谁丢了面子的尴尬局面里。游戏起来,谈话局面轻松起来,宝宝妈妈情绪舒缓了,情绪流动了,后面的事会迎刃而解。
第三招,平静中断(time-out)。
无论是第一招的“描述孩子的身体语言”,还是第二招的“游戏力”,其实有个大背景前提,就是妈妈自身情绪是平和的,即不是被触发感性的,失控的情绪,这样妈妈才能理性地运用头两招。
但妈妈再圣母,也是有情绪时候,此时头两招是不起作用的。因为人的大脑有镜像神经元,当宝宝哭时,妈妈的情绪也会被感染,情绪被模仿,被反射。很多大人,最受不了孩子哭,越哭越气,越说教越气,最后是对孩子又哄又叫。
那重点来了,当麻麻有情绪时候,前两招妈妈是有心无力,那用第三招“平静中断。”
在孩子置身安全环境下,妈妈转身不看孩子,让孩子哭一会儿,让情绪飞一会儿。从而,避免妈妈自己情绪失控。让孩子情绪有一个出口,通过哭把不开心的情绪释放一会儿。当哭声平静后,再过来安抚孩子。
在孩子处于情绪燃点的时候,语言越多,效果反而越差。也就是俗话说,你这时候说,你这不火上浇油呢吗。因为此刻孩子停留在感性上,妈妈一直在理性上说话,孩子和妈妈是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
避免妈妈自己情绪失控的办法就是,少说两句,少说两句——说得就是你,妈妈,你自己少说点儿。妈妈既然设定好谈话的预期目标是,孩子情绪平复,那要接受孩子暂时的哭闹,而不是马上遏制,打压。妈妈降低预期,做好预期管理,允许孩子在安全环境下哭一会儿,没有关系的,总比一会儿又哄又叫又后悔强。两害取其轻,哭闹烦心,但相对于情绪失控后的恶语相向,对孩子的害处还是少许多。你越想扑灭情绪,情绪反而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此招原理“注意力转移+情绪出口”。
无论是妈妈的情绪,还是宝宝的情绪,当情绪来临时,不要把它当洪水猛兽,把情绪当作人情感表达再平常不过的表现。情绪需要出口,需要释放。情绪是疏而不堵,只有在疏通后,孩子和妈妈有了情感连接,孩子和妈妈在同一频道上,交心谈话才有可能进行。
孩子哭闹,孩子暴走,这些情绪激烈时刻恰恰是情绪管理的最佳时刻。因为遇到了实战,遇到了真正的问题,孩子也是无力感和茫然的。此时,为人父母的合理引导,让孩子看到没有看到的部分。孩子的世界,先情后理。先理后情,会加重彼此情绪,局面僵化或战火一触即发。因此,面对孩子情绪,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最后,再总结一下,用哪三招动之以情呢?
第一招,描述孩子身体语言。
第二招,游戏力。
第三招,平静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