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未满,一切刚好


踩着二十四节气紧锣密鼓的步点,小满时节如约而来。

今年小满时间是公历5月21日9点22分25秒(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农历壬寅年四月二十一号,星期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反映雨水丰盈,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频    繁,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    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同时,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刚开始饱满,还未完全饱满,没有成熟,相当乳熟后期。


在许多中国的文化国粹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对称元素的摄入。如果你留心观察二十四节气,会发现很多是相对应的,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但小满之后呢?却没有大满,而是芒种。

仔细探究起来,是因为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忌讳“大满”,“太满”,古有“物盈则倾”、“水满自溢月满自亏”之说,所以节气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

小满不像冬至、清明等节气那样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以特有的方式和哲理,蕴含着别样的韵味和内涵。“小满不满,芒种开镰。”小满,其含义仅仅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将熟未熟么?

对于小满这个节气,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人们,没有谁去刻意关注。古往今来,麦子都是在布谷鸟的叫声中成熟的。没有人去追问,布谷鸟是从哪里来的?麦子颗粒归仓之后,它又会飞往哪里?

更多的人,通过想象力,来幻听布谷鸟吹响丰收的号角;再现日渐成熟的麦穗正随风摇曳;依稀可见农人额头舒展开来的皱纹。

繁华已过,成熟未满。小满,它承接着春天成长之美,在夏天撑开收获的羽翼,把光芒和香气收敛成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使所有的目光充满温情和爱怜,它使跌跌撞撞的日子稳重矜持起来,它使人对美满生活生出一丝期许。

我们常说,细水长流才是永恒的风景,人生小满,足矣!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创造了“小确幸”一词,我觉得它才是“小满”最完美、最到位的诠释。

“小确幸”和“小满”,应该就是这样一些东西:

当你上班劳累了一天回到家,爱人为你递上一杯口感刚好的开水;

在准备洗衣服时,居然发现裤兜里有一笔钱;

手机响了,拿起来发现正是你想念的人……

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

只要紧握这些小小的满足和欢喜,我们的人生就会拥有一箩筐一箩筐的小幸福。

人生永葆“小满”的状态,或许才是最好的。因为期待总是最美好的,连过程也充满了无以言说的精彩。


附:古人关于小满的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描写江南初夏田园景色的一首七绝诗,诗中用清新的笔调,对初夏农村的紧张劳动气氛,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读来令人意趣横生,如临其境。

《五绝·小满》【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以拟人手法描写了小麦即将成熟丰收的喜悦。夜莺啼鸣,皓月当空,麦穗随风摇摆,衬托出一派田间地头的祥和氛围,一派惬意闲适之美,这也是人们“向往的生活”。


《初夏游张园》【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风日晴和时节,载酒遨游,赏心乐事,酣醉而归。语言通俗明畅,形象生动,而“摘尽枇杷一树金”的描写更是令人神往。

《乡村四月》【南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前两句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生动的勾勒出一幅初夏时的江南水乡图;后两句主要写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而“闲人少”则准确地写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遣兴》【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这首诗当写于久阴初晴之后。小满时节,随着孩童凭栏嬉戏,观水赏荷。即使早上的微风带来零星的寒意,又算得了什么呢?你看那远山的尽头,阳光已经拨开了云层,朝阳就快喷薄,让我这苍老的心,也似乎变得年轻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