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危机,不是市场变了,而是雷老板人设崩了

雷军又急了。连发三条微博,又是晒旧帖,又是喊委屈,核心就一句:“我说过安全第一,是你们断章取义!”

可网友不买账。不是因为不爱小米,而是因为,车都刹不住了,你还在解释“我说过要刹车”?

这事根本不是公关塌房,而是雷军那套“人设叙事”的神话,终于讲不下去了

过去十年,小米靠什么赢?

不是参数,不是技术,是雷军本人,那个穿牛仔裤、戴黑框眼镜、站在台上喊“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理工男偶像。用户买的不是手机,是情怀;后来买的也不是汽车,是“雷总最后一次创业”的悲壮感。

这套打法在顺风时是神迹:SU7发布夜万人空巷,米粉高呼“国货之光”。

可一旦产品出问题,人设就成了枷锁,你说“好看第一位”,大家就信你轻视安全;你推4.2万碳纤维机盖,结果里面是塑料,信任瞬间崩盘。

当产品撑不起故事,故事就成了笑话

现在的小米,正从“神话阶段”,跌入“兑现阶段”。过去可以靠PPT讲未来,现在用户要的是:刹车能不能踩得住?电池会不会自燃?宣传和实物是否一致?这些,没一个能靠雷军发个狗头表情包解决。

更尴尬的是,小米的公关体系,本质就是“雷军IP+王化挡枪”。王化在微博上南征北战,替公司擦屁股、灭火、解释小字条款,累到换岗传闻四起。

可问题在于:当CEO是最大代言人,所有承诺都成了他的个人担保。一旦产品翻车,不是公关失职,是整个叙事崩塌。

网友嘲讽:“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话扎心,但真实。

当初把雷军捧成“民族企业家”,赋予他带领中国品牌冲高的使命;如今产品一出问题,反噬就加倍猛烈,因为你不是普通老板,你是“符号”。符号不能犯错,一错就是信仰崩塌。

而最致命的,是时代变了。

2024年之后,市场不再为“愿景”买单。口号不值钱,情怀不稀罕,CEO再会讲故事,也替代不了底盘调校、制动冗余、电池安全这些硬功夫。消费者要的不是“雷总很努力”,而是“这车我敢让我家人坐”。

小米汽车的信任危机,从来不是黑水军搞鬼,而是一次次“说的和做的对不上”累积的恶果:宣传40米潜水表,结果下水就坏;说1500匹马力,却要刷赛道解锁;SOS求救半小时无人应答……

桩桩件件,都在告诉用户:别信大字,看小字;别信发布会,看售后。

雷军当然委屈。他觉得自己一直强调安全,却被误解。可市场只认结果:你把“颜值”“性能”放在营销C位,安全却藏在角落小字里,行动比语言诚实

王化的离开,不是人事变动,而是小米叙事结构裂开的信号。当挡枪的人扛不动了,主角就必须直面炮火。可惜,雷军还在用十年前的方式应对今天的危机:发微博、晒截图、喊冤屈。可这个时代,早已不吃这套。

真正的尊重,不是靠“网红CEO”人设维系的,而是靠每一颗螺丝钉的可靠,每一次刹车的果断,每一份承诺的兑现。

雷军若真想救小米,就别再表演“被误解的委屈”,而是让产品自己说话,用实打实的安全,把吹过的牛,一个个焊死在地上。

否则,再多的微博,也堵不住信任的裂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