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对我而言很重要。这种重要体现在如果我很久不读书、不写作,我就会陷入一种焦灼感中,我想——其实这种焦灼感也许是不恰当的,或者过于自大的,毕竟我算什么呢?我不读书、不写作对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影响,只能影响我自己。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文学,你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文学,听起来是很高雅的,很多人觉得它很遥远,我之前有一次宣传一个文学活动,无数次得到这样一个回答:我是理科生。
个答案简直让我有一点吃惊,什么时候文学变成文科生的专利?或者说,什么时候文学从一种爱好变成一种学科?
你可以不喜欢文学,当然可以。但我想大家可能把文学的概念理解的太狭窄了。一句歌词,一句影视剧对白,哪怕日常中一个口才很好的人,他的只字片语,但凡能够于某一瞬间触动你内心的,都可以算进文学的范畴之中。如果这么来看,那文学的确是跟生活关系密切的。你说你不喜欢文学,但你总有喜欢读的小说吧?你总有喜欢的歌词吧?你总有喜欢的电影吧?要知道,再经典的电影作品最初的形式也是白纸黑字。
的确,有很多文学作品是高深的,它容易给我们一种距离感,比如说《诗经》、《红楼梦》等等,大家都知道这些是经典作品,是名著,读之有益,但我们却不去读,或者说读不下去。这时候,文学离我们好像很远了,但我们却忘了一些事情,《诗经》中最好的部分是写风俗民情、爱情的,《红楼梦》也是典型的世情小说,它们写的都是俗世,庸庸碌碌的人生,只是因为它们写的时代与我们又距离感,因此才使我们感到遥远,而不是因为它本身与人们有距离感。又比如说诗歌,意境很美好,但它所写的感情也是人们真实的感情,而不是无端捏造的,它再怎么高雅,写的也是人情,绝不可能写成另一个物种的感情,绝不可能写成我们无法理解的感情。以此为基点,我希望传达的观念是,文学有时候看起来很远,但实际上它没什么特别的,我就不去讲文学有多好多好了,这都是废话,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喜欢谈论文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没什么高尚的,它跟我们吃饭、睡觉、聊天、看电视这些行为比起来不见得有多伟大,也绝不会遥不可及到以“我是理科生”为理由拒绝文学。关注文学,喜爱文学,而这不会成为你说出来以抬高自身的筹码,这是我所希望的。
所以其实文学离我们还是很近的。喜欢文学,你可以去大量阅读你喜欢的作品,从中获得只属于你自己的感动,这很好,我从不觉得喜欢文学就非得去写作,因为很多自以为会写作的人连一个优秀的读者都还算不上呢。推荐大家阅读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文章读本》,他说道:“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当然不是说读了这本书你就得去当作家,不过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
不过我想也许每个人都曾经在情绪波动起伏之际,渴望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感情,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冲动。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写作的冲动,但真正动笔去写的人相比之下就少了很多,更有不少人尝试动笔写作之后感觉自己“词穷”,表达不出自己的感情。其实“词穷”是很正常的,再伟大的作家也有写不出东西的那一刻,所以别因为自己“词穷”了,就觉得自己没有写作的能力,不见得如此。
在我看来,大家都是可以写作的,如果说小说这类题材的写作的确需要天分的话,我是认同的,就像我最近了解到一个叫祁媛的女作家,1986年生,学美术,结果刚刚尝试写作小说就能在《收获》上发表,大家称之为“天才”,这是羡慕不来的。
但散文、随笔就亲和的多了,每个人都可以去写,记录下使你难以忘怀的故事与人,留住那一刹那的感动、喜悦,我想大家应该都会有这种期望的。我是真心期盼大家能提笔去写,不错,当然我们写出来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情感认同,得到欣赏,但现实可能是只有你自娱自乐,自我欣赏,但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只管做到“我手写我心”就可以了,难道有谁规定了只有作家才有资格写散文吗?这里就要指出文学的一个特点了,门槛不高,像是音乐、舞蹈等等艺术形式,你总得有一定的学习才能尝试,但写作只要你有笔就可以去尝试了,所以我就说嘛,文学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不过文学门槛过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些质量不高的内容大面积地出现在网络媒体上之类的,不过凡事总是有利有弊的,今天我们不做讨论。
不过既然你已经尝试动笔来写了,那么总是会希望自己写得好一些吧?我个人看来,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多多的体验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去用你全部的器官去感受这个庸俗而美好的世界,只有怀着充沛的感情,你才有写作的素材;还有一个就是多读书,因为读得多了,你就明白要怎样准确地把握抒发情感的方式。那么你现在既有感情可抒发,又能掌握表达的方式,我相信你写出的文字总是会有打动别人的地方的。只有不断去写,才能越写越好,搞不好你尝试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是个写作天才呢?
文:严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