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花老师今天的课程分享。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凤头、猪肚、豹尾”,亦指开头精彩、中间充实,结尾有力。对于阅读,郑老师举例两个关于水和油沸腾的案例,可以看到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教给学生的做法是吸引我们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是课堂的主导者。孩子应该怎样阅读,教师应该怎样的辅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领悟,所以每个人阅读的方式,展现的情感是不同的。
我的阅读动力有两点:一是喜欢,二是需要。
更多的是喜欢某本书,一本好书可以引起情感共鸣,可以升华心灵。同时,还有教育教学的需要,一些教育类书籍,我觉得值得庆幸的是,教育类的书籍我也很喜欢。
突破阅读局限:我认为就是读其他类型的,自己很少读的书,比如平时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可以尝试读一下哲学类文集。觉得晦涩难懂的书,可以先分析这本书,如章节内容做框架笔记等等,从而突破阅读局限。
今天的课程由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花老师讲授《做一个选择的阅读者》。本次课程郑老师以《比尾巴》为例进行讲授,儿歌内容一连串的发问,体现孩子的世界是好奇的,有趣的。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个:
一、理解阅读活动
1.“学会阅读”与“从阅读中学习”
(1)“学会阅读”,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后,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能对文字符号进行解码并从书面材料中获得意义。
(2)“从阅读中学习”,是为了获取某种信息、查询重要的细节、解答某个问题、评估所阅读的材料、应用阅读资料、享受阅读的乐趣等,而进行的阅读。例如,《孔乙己》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现状。
(3)阅读目的:为了娱乐消遣;为了获得某些信息;发展阅读理解能力;分享人生经验,改进生活世界的体验。
(4)艾德勒区分出两种“知识性读物的阅读”:
·不超越理解力的阅读。“你一页一页翻过去,能毫不费力地完全理解,书上的文字往往只是表达了你与作者相遇之前就具有的共同认识,或者是一些资讯。”
·能提高理解力的阅读。即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阅读,书中的内容超越了读者的水平,只有通过自己的研究和钻研,才能逐步从茫然不解到茅塞顿开。
2.学习阅读:一个好读者应该清楚自己读书的理由、用心吸收书中的概念、以批判的眼光读书、广泛阅读各种读物、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3.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背景性知识+合宜的阅读方式和方法
背景性知识:生活经验+百科知识
合宜的阅方式:感受性阅读与鉴赏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等
合宜的阅读方法:默读、朗读、浏览、圈划、比较、质疑…
二、反思自己的阅读经验
1.分级阅读研究成果的启示
·阅读主体:阅读态度、阅读行为;阅读活动的认知过程;阅读策略。
·阅读对象:文本难度、文本类型。
2.尝试突破自己的阅读局限
·专业的阅读者要善于细读文本
·专业的阅读者要善于进行专题阅读、比较阅读
·专业的阅读者要善于进行批判性阅读
三、建构高品质的阅读趣味
·阅读动机与阅读目的
·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
·阅读对象(文本)
·阅读方式、阅读方法与阅读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适时的反思
课程结束,深深被郑老师的才华感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年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学让我们的心灵变的更柔软,更善良。所以,朋友请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