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出版的时间太长了,书中的案例颇具时代感,许多用来举例的企业,甚至已举步维艰。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出版50多年来被人推崇,因为这不是一本手把手教方法的书。
书中的见解、观点,更适合去感悟,特别是亲身经历一些事情后,想到书中的一些章节,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本书在谈什么?
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做到卓有成效,需要:
- 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
- 着眼于贡献
-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 要事优先
- 有效决策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么?
有道理。
既论述了有效管理的必要性,也给出了明确的方法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对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对管理者的定义,以及对用人之长、有效决策的论述,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用人之长中的向上管理,是很多管理人员不具备的思想。引导下属对上司管理,对于团队的融洽、协调、沟通也是大有裨益。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
因为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
有效性,是知识工作者的一种技能。
体力工作重视的是效率,也就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
知识工作者的产出,是别人的投入。不能应用于行动,再伟大的智慧,也是无意义的资料。
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由于职位和知识,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的人。
既然学识渊博,就应该比其他人更具有做正确决策的能力。
许多人只是别人的上司而已,但他们的行为并不能对组织的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衡量知识工作,主要看其成果,而不是机构规模或管理工作的繁简。
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 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
- 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
- 管理者面临的一连串工作,很少告诉他任何情况,更不可能提示真正的问题所在。
- 管理者处于“组织”之中。
- 只有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
- 管理者受到组织的局限。
- 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与组织之外。
- 组织内部发生的,只有人工和成本。
- 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注意力就越容易为内部问题和挑战所困,而不能看到外部的情况。
- 对于外部的情况,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
对有效性的认识
既然不能增加资源的供应量,就应该设法增加资源的产出量。
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
掌握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特殊的稀缺资源,时间的供给没有弹性,也没有替代品。
任何工作都在时间中进行,都需要消耗时间。
要管理好时间,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
掌握时间的3个步骤:
- 记录时间
- 管理时间
- 统一安排时间
如何诊断时间
1. 记录时间耗用的实际情形。
2. 有系统的时间管理。
- 找出根本不必做的事。一件事如果于自己、于组织、于对方组织无贡献,就应该立刻取消。
- 找出可以由他人代为参加而不影响效果的事。
授权,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
3. 找出浪费别人时间的事。问问你的下属,你常做那些浪费他时间而不产生效果的事。
人总有一种倾向,高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认为很多事非躬亲不可。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1. 找出由于缺乏制度或远见而产生时间浪费的因素。
同样的危机如果出现第二次,就绝不应该再出现第三次。
一项重复出现的危机应该是可预见的,可以预先防止,或设计成例行作业,使每个人都能处理。
一个管理上了轨道的组织,常是一个令人觉得兴味索然的组织。
2. 人员过多,也常造成时间浪费。
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将10%的工作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纠纷和摩擦、争执和合作等问题上,那么这个单位就嫌人数过多了。
3. 组织不健全。表现就是会议太多。
一个结构设计臻于理想的组织,应该是没有任何会议。
每个人应该都能了解他工作所必须了解的事,也应该都能随时获得他工作所必须的资源。
4. 信息功能不健全,信息表达方式不当。
上一环节给出的数字,下一环节无法直接应用。
统一安排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集中自己的时间,集中的方法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时间如何使用。
对时间的管理和控制,不能一劳永逸。
我能贡献什么
管理者的承诺
一般机构对成效的要求表现在3个方面:
- 直接成果
- 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 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清楚应该有什么直接成果,那就别想有任何成果了。
职务有了改变,他所要贡献的成果也一定改变。
如何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如果愿以贡献为目标,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知识能为别人所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向机构内部人员(上司、下属、其他部门同事)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便于你为机构做出贡献,你需要我做些什么贡献?需要我在什么时候,以哪种形式,用什么方式来提供这些贡献?
正确的人际关系
在以工作或任务为主的环境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所成就,那就算我们能与人和谐相处,愉快交谈,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效人际关系的4项基本要求:
- 互相沟通
- 团队合作
- 自我发展
- 培养他人
着眼于贡献,就可满足上述条件。
互相沟通
仅靠上对下的单向关系,沟通永远不可能成功。
一位工作中以贡献为重的管理者,通常期望其下属也能以贡献为重。
因此,他肯定常常问他的下属:
我们的组织和我,应该期望你有怎样的贡献呢?我们该期望你做些什么?如何才能使你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团队合作
强调贡献有助于横向沟通,因而能够促进团队合作。
谁需要我的产出,并使它产生收益?
自我发展
我需要怎样的自我发展,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才能有助于我对组织做出贡献?应该将我的哪些优点用在工作上?应为自己设定怎样的标准?
培养他人
管理者设定的标准,是以任务需求为基础的标准。
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成长的。自己认为应有怎样的成就,就会有怎样的成长。
有效的会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能从会议中得到什么,也知道会议的目的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
开会必须真正有所贡献。
你不能既主持会议,又高谈阔论。
最重要的在于从一开始就把焦点放在贡献上。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要用人所长
之所以用人,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来投主管之所好。
因事用人,而非因人设事。
避免陷入因人设事陷阱的4个原则:
1、职位设置合情合理。
2、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职位标准,应该作为初认职员工日后发展的引导,成为衡量自己、评估贡献的依据。
某人在某一组织的贡献,除知识、技能外,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也是同样重要的因素。
3、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我们所能评估的,只有绩效。
将过去和现在的实际绩效、期望贡献进行对比,然后检讨4个问题:
- 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的很好?
- 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的更好?
- 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 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
- 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
- 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4、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要说人的能力,必须具体到能不能完成任务。
用人应着眼于机会,而非问题。
任何一项人事任命都是一个赌注。但是,只要能抓住某人的长处是什么,这至少是合理的赌注。
如何管理上司
使上司发挥其所长,不能靠唯命是从,应该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建议。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所谓“别人不让我干”,是惰性和没有勇气的借口。
就算是客观条件真有限制,也一定仍然可以做出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来。只要问:“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用人之长,不仅是有个态度问题,而且有个敢不敢去实践的问题。
注意认识我们的下属、观察我们的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
要事优先
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
摆脱昨天
管理者专心一志,第一原则是要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
“如果我们还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现在我们该不该开始这项工作?”
昨天的决策和行动,不论当时看起来如何勇敢、如何睿智,都有可能形成今天的困难和危机,甚至被证明是愚蠢的行动。
遭遇失败,改正并不苦难。但昨天的成功,却能留下无尽的影响,远超出成功的有效期。
麦克纳马拉的计划检讨制度:删除过时和无效的计划。
“这件事现在还有继续做的价值吗?”
没有价值,便立即停手,将时间精力转移到其他工作上。
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任务,一定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这对控制组织的“膨胀”是非常必要的。
要“出新”,必从“推陈”着手。
我们的问题不是缺乏“创意”,而是缺乏创意的执行。
人人都在为昨天的任务而忙碌。
先后次序的考虑
除非我们能将一件任务转化为组织的行为,否则任何任务都无法完成。
一般来说,一件新任务肯定不是为了解决昨天的困难,而是为了一个新的明天,所以总是可以缓办的。说到压力,往往总是为了昨天。
帮助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
-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成功的事业,不是迁就现有产品线来开发新产品的事业,而是以开发新技术或开发新事业为宗旨的事业。
决策的要素
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
他们需要的是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决策的技巧;他们需要的是合乎情理的决策,而不是巧妙的决策。
他们知道在整个决策的过程中,最费时的不是决策的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
决策的5个要素
- 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 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所必须满足的界限
- 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决策能被接受
- 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 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一位有效决策者碰到问题,总是先假定该问题为“经常性质”。
先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性的问题存在。
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
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的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 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
- 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 谁采取行动?
- 这些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
行动责任必须明确指定,执行人员必须确有能力。
如果管理者老坐在办公室,不到工作现场,他和实际情形必将越来越脱节。
有效的决策
有效的决策,常自多种不同而且互相冲突的见解中产生,常自多种旗鼓相当、优劣互见的方案中产生。
凡在某一领域具有经验者,都应该有他的见解。
假设是不必辩论的,却必须经得起验证。
经得起验证的假设才值得我们重视。
相关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一项判断可以斩钉截铁地定其“是”与“非”,那也不称其为判断了。
好的决策,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判断中选择。
反面意见的运用
- 唯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为组织的俘虏。
- 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
- 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
我们大多仅是从问题的一面着手,而以为问题仅此一面。
有时候不做任何新决策,可能正是最好的决策。
什么时候需要决策?如果继续保守成规,情况就会恶化,那就必须做出新的决策。
遇有新的机会来临,而且这个新的机会至关重要、稍纵即逝的时候,也必须立刻做出新的决策。
保持现状,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答案是不会有变化,有何必横生枝节?
- 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 行动或不行动;切记只做一半或折中。
开刀或不开刀,不能只开一半。
面对“再研究研究”的呼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问:“是不是再做一次研究就能讨论出新方案来?即使研究出新的方案,它是不是一定比现有的方案好?”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管理者就不需要再去做任何研究。
只要决策是正确的,就没有理由因其执行困难、因其可怕、或因其麻烦而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