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10-2.18读原则。电子书。电子版本有800多页。
这周订计划有两个失误。一个是原本考虑到过节期间时间会比较多,有时间读,二个是原以为电子书厚薄没有感觉,看起来会很快。
结果,过节期间事情很多时间过得好快。火车上抢抢红包,发发微信,又迷盹了一会,又和领座聊了会天,书只看了一点。大概看了第一部分约200页左右。到家后给外婆上香守灵,结果又看了和平饭店来打发时间(*꒦ິ⌓꒦ີ)。大概又看了约100页左右。
这样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周末了,只好拿出整整一天的时间使劲翻看。一天约看了400页。好歹一遍看好。
这才意识到,这是一本很厚的书。普通电子书大概200-300页左右,这本有803页˚‧º·(˚ ˃̣̣̥᷄⌓˂̣̣̥᷅ )‧º·˚
而且这本书里全是满满的干货。
分割线————————
好,牢骚发完,进入正文。
——————
这本书结构很简单。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我的历程。作者在这一部分按时间线的形式,很详细描述了他的成长,工作中的案例,感悟,收获,以及这本书的成因,由来。
这一部分有很多专业术语和知识,情节比较简单,但具体内容比较难懂。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这样看。有点像英雄之旅。讲述作者的心路历练的历程,并呈现加速度的样子。第一阶段是20年,后面是10年10年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最后是五年五年,最后是一年的总结。
也可以这样看。第一遍可以当做自传和故事来看,我第一次看没有什么感觉,第二遍看的时候,就有感觉了。作者在他的前半生中不断总结原则,反思,并不断进化。
第二部分,是生活原则。
这一部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非常有帮助的。个人感觉是干货满满的。
这一部分分为五大章节。分别从生活,学习,目标等方面详细讲解了作者自己的各方面原则。
这里先笼统的概括一下。个人的感觉就是,有一些,是自己也在做的,有一些,是心里想的却不敢做的,还有一些,是出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比如,作者反复提到的,要保持绝对透明。刚开始也很吃惊。后来作者思路非常严谨,逻辑清晰,强有力的说服了我。作者也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任何人透明。操作性很强。
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工作原则。这一部分从篇幅上来讲,是本书的重点。对于我来说,这部分比较难。不是难懂,而是个人层次不够的原因。
这一部分分为三个部分,文化,人和机器。最让我吃惊的观点就是,机器。将人作为机器,来不断执行操作迭代升级。我猜想,这个观点也是很多大咖强力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吧。
我觉得,这观点很酷啊,能够做到就很酷了。
(此文不长,利用的是各种走亲串友的地铁上的碎片时间。特此纪念)
( 。ớ ₃ờ)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