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想要系统的学习整理之后,那个暑假我在网上买了一堆相关的书籍,拿回家看的第一本自然是风靡全球的近藤麻里慧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记得有一次我在客厅沙发上看书,恰好老爸也在,老爸当时肯定特别好奇到底什么是整理,所以在我去厨房帮忙做饭时,随手翻了几页,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不就是让人扔东西嘛
可能在很多不了解整理,或是片面理解整理的人看来,整理就像是在教你扔扔扔,而且尤其在《断舍离》理念提出之后,更是加重了很多人这方面的想法。
既然我如此说,那整理肯定不是扔扔扔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那我们首先就需要去了解什么是整理,整理应该分为四步:分类、规划、取舍和收纳。
具体说之前,先来看看我们平时居家生活中的整理吧。我们的“整理”通常都是收拾房间,或是打扫卫生,大家会把这看成是一项定期必做的且繁琐无趣的家务劳动。但当我们经过一次全面的整理之后,我们会发觉,这项劳动变得简单且轻松异常。
第一步分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中物品的种类,衣物类、书籍类、文件类、饮食类、清洁护理类、工具类、小物品类,分类其实是我们对家中物品最基本的一个认知。
第二步规划,大到整个家的空间如何利用、家具如何摆放,小到将我们分类好的物品放置在哪个橱柜,都属于规划的范畴。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间,还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更加舒适和便捷。在规划的这一步其实是需要我们考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更具象化的去想每天睁开眼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想拥一个怎样的早餐,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想要如何放松自己等等。
第三步取舍,这一步依每个人的情况来定,如果你家的空间够用,而你不想舍弃物品时,可以跳过此步;但如果你物品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某个空间的容量时,我们需认真做决策,筛选出留下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原来你觉得很重要很喜欢的某样物品,随着时间和心情的改变,它变得不是那么的重要。
第四步收纳,来到最后一步,理想情况下,完成之前的操作,你只需把物品放进对应的位置即可;但有时候你会发现,你为某一种物品预留的空间不够,这时,你可能需要再进行合理的规划或是取舍。
用完物品随手归位吧,你的生活会一直舒适与便捷的。
当你通过自己动手整理,与每一个物品都接触后,你可能会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同时,通过取舍,你会更加尊重自己的心,在面对人生其他选择时也会做出最合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