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X叔带着我,小D和P去吃好吃的。路上,瞎聊。难免就聊到了男女间的那些事情,恋爱呀,结婚呀,养育小孩呀等。我提到我堂兄家有4个娃的时候,带了主观臆断,觉得有些太多,堂嫂会很辛苦。X叔说,你不是她,不会知道她怎么想,你以为的苦,在她心中也许是乐。当时,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颇是和徐叔争辩了几句。然后我还毅然决然的断定,我今后绝对不会再要小孩了,我要做个不婚主义者。P笑了笑,说我说得太绝对了,这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小D也说,她不会说这么绝对的话。
晚上,独自回家后,反省自己言行。
我说了那么绝对的话,捍卫自己主观判断,轻易对别人的生活下结论。现在想想,是我讨厌的言行。我一直喜欢那种平和淡定的说话方式,但我的言行却告诉我,我还没能修行成我自己喜欢的样子。我讨厌浅薄、偏激,因为我自己身上也存在这这些。
(1)我没有权利评判他人生活的权利
在聊到堂兄家有4个娃的时候,我说我觉得女人太不容易了。事实上,我已经给堂兄家的生活做了一个主观判断:我认为堂兄家不应该生那么多;堂嫂太辛苦。
没有谁有权利评判他人的生活,即便那个他人是自己的亲人。在看美国电影或者连续剧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Dont judge me!”说这句话的人很愤怒,听到这句话的人会忙不迭的说抱歉。以前看到的时候,有些不解。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是一路被Judge过来的,家人会说“你不够努力”“你成绩不够好”“你太贪玩”“你胖了”“你瘦了”“你应该做....”“你不应该做......”在这种生活背景下,我对他人的评价不那么敏感,对自己评价他人的行为同样不敏感。
某一天在书上看到作者对评价他人的这种行为的不齿,我觉得自己脸上有些发热。我不喜欢别人评判我,但我却一直在下意识的评判他人。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可纠错的过程漫长得超出我的想象。直到现在,我依旧会放下谨慎客观的态度,轻易的对他人的生活发表意见。譬如,昨晚我对堂兄家养育四个小孩的生活轻浮地发表看法。譬如,以前聊起朋友的生活。想到这些,有冒冷汗的感觉。最近生活的太过松懈,不曾每日反思,言行举止都有些太过轻浮了。当然,这里的轻浮,不是指私生活的放纵,而是指日常生活中,说话做事没有经过谨慎的思考,把自己活成了没有大脑的模样。很是汗颜。
(2)观点各异,但是基于对人的互相尊重,尽量理解他人的观点
现在流行说三观不合,可三观不合却是生活的常态。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教育背景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群,具有很共同的特性,但具体到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观点多少会有差异,区别只在差异的大小。在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往往分不清自己和自己的观点是两个概念,在别人否定自己的观点时候,会感觉别人是在否定自己,然后悍然自卫,反击,冲突由此而生。就像,在听到不同的看法的时候,我真的有了解对方观点产生的原因吗?对方观点是否有值得借鉴之处呢?没有,我只是感觉被否定了,愤怒,继而用语言攻击对方,即便自己用语婉转“我不说什么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也不能掩盖自己的心生的那点愤怒。
事后,反思,我之所以产生了愤怒,是因为别人没有赞同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我认为自己说的没错,别的观点是错的。天,我哪里来的这样的自信,真是羞愧。如果我真的从行为上认可这个观点:“”每个人尽管所处环境不一样,基于人格的平等,互相之间应有基本的尊重“”,我就不应该在日常聊天对话中,由愤怒而生反驳。互相讨论是可以的,带上情绪就变味了。我不喜欢,所以,我反思,保持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尽可能的减少这种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