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盛夏烈日炎,教师暑假齐向前。不知不觉听阅读教师提升计划已经第三讲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每都在祈求时间走慢些,再慢一些,但在这个炎日的暑假里,我却每天期待着星期三快点儿到来,那是汲取营养的知识盛宴,每次都能从中总能学到前所未有的知识。在这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极具有挑战性的作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歌,并完成一幅诗配画。
这几日,我一直在问问自己,哪首诗歌可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今天突然来了思绪,不禁吟诵起: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的舍不得,多留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第二句,写树荫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其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这两句让我想到了时朝丽老师,她热爱阅读,有着很多关于阅读的教学经验,她就像那涓涓细流的泉水,把她的宝贵经验一点一点分享给我们,毫不吝啬,毫无保留。时老师围绕着四个方面层层剥开,细致化的讲解,娓娓道来,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不在盲目,让我们懂得如何开展好一节阅读课,而不是像曾经一样无从下手。
第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全片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这就是杨万里的小池。这就让我想到,在阅读的领域里,我们要以新奇、独特多角度的看书,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读到哪个地方灵感来了,我们要及时的做读书笔记,去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灵感。
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首先,阅读能力要过硬,因为语文教学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知识领域,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所以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不去有目的地了解历史、哲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不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就只能就课文说课文,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课堂的气氛难以活跃。这样就无法适应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再次,教师写好字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给学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最后,语文教师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平时说话或者朗读时尽量使自己的语言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