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的核心是教大家通过学习情感引导的方式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我的理解:教会孩子高情商并与孩子建立一辈子的亲密关系)
书中以常见家长教育子女的误区开篇。(这也是重点分享的部分,请大家尽量避免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方法。)
控制型家长,典型是命令和威胁。比如:孩子在看电视,妈妈叫孩子吃饭。妈妈说,我数三声:1,2,3。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心理学理论支撑,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两种性格,懦弱或控制型。懦弱主要是因为家长从小控制导致孩子的自信丧失;而一个控制欲特强的人,自己会很痛苦,他不是皇帝,这个世上能控制的事真不多。
放任型家长,放任孩子自生自灭。比如:孩子出去玩,整夜不回家。第二天早上回来,父母默默看着,不给出任何回应。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强调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归属感。家长放任孩子,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可能极度缺乏团队归属感。孩子可能会加入黑社会,容易成瘾,比如网瘾或吸毒等。
忽视型家长,不在乎或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从秋千上玩的时候掉下来,妈妈上前说,不哭不哭,男子汉不哭。《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的情感忽视就是前例。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导致孩子以后莫名抑郁,有自杀倾向或者忽视他人感受成为校园小霸王等。)
贿赂型家长,采用外部激励奖赏。比如:期末考试考前10名,放假带你去旅游。外部的激励会一直都有吗?做事也许内在的动力更重要。让孩子有兴趣有好奇心才是更好的方式。否则可能孩子长大后会失去人生意义,生活没有意思。
消极惩罚型家长,消极后果惩罚孩子。比如:孩子把饭碗打碎了,家长不让孩子去参加今天约好的同学聚会。消极后果是没有必然因果联系,前例中打碎碗和不能参加聚会没有必然联系,这就是消极后果。孩子不理解为什么,可能导致以后犯错误时会欺骗你而不是变乖。而孩子已经接受了直接后果的惩罚,举个例子:孩子早上起床迟了10分钟,导致上学迟到。)
过度的体罚,家长在情绪失控下打孩子。轻微的体罚还是可以的。比如:打手心打屁股。孩子感受到家长情绪失控,会摧毁孩子一生的安全屏障,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产生裂痕,孩子觉得父母是陌生人。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理想的孩子。比如:弥补自己未当警察的愿望,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考警校。人类一直在进化,说不定下代人比你先进,不建议所有事都用老的眼观来看孩子,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