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悲观的人。
“活着很累”,“我是为了xx活着”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喜欢向我们孩子倾诉生活的烦恼。他经常说,活着很没有意思,如果不是为了你爷爷奶奶,早就不活着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了他的惯性,这些负面的词汇,已经成了他日常用语的一部分。
上学时,他每每说这些话,我听了都会很难过。因为当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是他的倾诉对象,在这个角色的对话中,我不再是个孩子,而是个成年人,我们是平等的,父亲是信任我的。 我不能辜负父亲对我的这种依赖。所以我会尽可能用自己能想到的词汇去安慰他。
但事实是,当时我就是个毫无经济来源和无任何生活阅历的孩子,看到父亲的无奈,我却无能为力,最多只能安慰一下,其他什么都做不了。然后好长一段时间,才从和父亲的对话的紧张不安中走出来。
从没有觉得父亲这样做是错的,因为我们是最亲的人,他把他的烦恼给我倾诉,这是没有错的。但是,父亲的这种倾诉和好友的倾诉给我带来的感觉却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者,沉重,压抑,让我很排斥。后者,轻松,自在,更期待。
后来慢慢觉知到我和父亲之间的这种亲子关系是颠倒的。在父亲对孩子倾诉时,其实父亲变成了孩子,而孩子变成了小大人,扮演起安抚父亲的角色来。
那时候感觉,虽然做父亲的倾诉对象挺累的,但我也因此获得了父亲最大的爱,父亲对我的关注胜过了对家中其他所有人的关注,这一点也给了我很大奖赏。
但,我现在知道,这种亲子模式是错误的。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一个孩子的成长。
(ps:幸好我觉知性比较强,所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儿童,哈哈)
2
父亲以前是一个非常温和而宽厚的人,很少表达他的怨气。现在,已经60岁了,他却变成了一个充满怨气的男人,对,就是“怨男"。
稍有点什么事情,让他不舒服,他就会生出很多怨气。
父亲在我们家族里,有“老好人”的称号。对别人要求的事情,从不说“不”,有求必应,有应必答。家族里,不管谁有什么事情,都来找他,他也会乐此不疲的跑前跑后去帮忙处理。
他是一个很为别人考虑的人,尤其是一个很顾家的人。
然而,现在我发现,无数的“好人”到了中年和老年后有一个特殊的心理逻辑结构。
A:活着是为了别人
B:我已经奉献那么多了,你们应该为我考虑。你们没有为我考虑,所以我满腹怨气。
“好人”们通常是不会把“让别人为他考虑”这一想法表达出来的。他们善于玩一个游戏“我为你做了这么多,我不说你就应该知道为我做什么。但通常别人都不会响应他们这一隐蔽的渴求,这最终对导致“好人”们的怨气,以及伴随着这一怨气的自恋感——“我是多么具有奉献精神的好人啊,你们都欠我的。”
这种怨气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小时候,因为怨气不重,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做“好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做“好人”并不能自动带来价值感和别人的尊重,相反别人会“对不起”这块,这令逐渐逐渐感到绝望,到了最后一定地步,这种怨气就会爆发出来。
我感觉,父亲的这种怨气的爆发是一个好事,虽说他已经60岁了,不过,如果他想改变,也不晚。
“为了别人而活”的逻辑,在我们中国文化中非常常见,因我们将这个视为“好”,而将“为了自己活”视为自私,视为“坏”。
“为了别人活”,这种观念貌似奉献精神,但其另一面是“我的不幸是你导致的”,所以“好人们”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他人,这也意味着推卸责任,自我成长很难发生。
我父亲的这种“好人”会令身边最近的人在生活中有逃跑的冲动。
做一个从自己出发,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别人身上的好人,这种“好人”会令人生出亲近他的渴望。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先对得起自己,再对得起他人。别搬“奉献,牺牲”那般老套的东西出来了。
我开心了,这个世界才开心。
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