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先生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中的广厦既是他的美好理想,也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张爱玲说过:曾经小小的幸福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房子,是那时我大大的幸福大大的感动大大的天地。——这样想来有时房子的大小是无关幸福的多少的。
有道歌唱道: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这首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渴望,更是代表了太多漂泊在外居无定所的人的心愿吧。
可见,房子真是和人生紧紧相关不可或缺的,自古至今或许都是国人心中永远的情结。
在古代,穷人住的叫茅屋,官员住的称府邸,皇上住的贵为宫殿,不同等级的人居住的场所称呼都不一样,那身份地位、那气势排场,不仅是看得见,也是念得出的。
到了现代,对房子的念想和拥有也是几番变迁、几度改革……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住房是父亲单位分配的,还会根据家庭情况和其他条件的变动调剂地点和面积大小。印象中很开心地换了几次房子,一次比一次的大些,现在想起来,眼前还满是那个大阳台上的各色花草。
随着由福利分房实行住宅商品化、社会化以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也由此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相伴而来的还有房价不断地涨、涨、涨……,套用一句歌词就是: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买,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房子一旦错过就不再……
现如今,虽少见杜老先生“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茅屋,但见天下广厦万万千,任你挑来凭你选,只是一切靠财力说话,住豪宅别墅的有之,住高档楼宇的有之,住经济适用房的有之,不济的还有廉租房可住,然而那些穷尽一生也买不起一套“自己”房子的人对房子的情结只能永远在心里缠绕成一个心结了。
或许现在还没有自己住房的人,只能先在心里安个家,让零碎的幸福填充空间的荒芜吧!
不是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