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闺蜜小文跟我说起她的同事小吴先生。
小吴最近好几次问小文说:“你最近为什么很少说话?”。小文只淡淡地回答:“没有啊,我一直都很少说话”。
小文跟他说的话近段时间确实少了很多,但只是对他。小文告诉我,当她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懒得跟他说话,她会成为真正的话题终结者。例如,他问:“3月份打算去哪玩?”,她说“不知道”。其实她正在计划着3月份的出行。他接着说:“你不是说去贵州吗?”,她答:“不确定”。他说:“这个假期可以连着清明假一起休吗?”。她答:“不能”。他的每一个问题,她只用最简单的回答,然后沉默。其实每一个问题他都在明知故问,很明显是在找话题,可是她就是提不起兴趣跟他多说一个字。换了别人,她一定会很有兴致的讨论旅行计划的。
也许,是这位小吴先生不太会聊天,也是小文很不喜欢这种明知故问式的提问,但假如是另一个人问同样的问题,这一切尴尬都不复存在了。她并不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在与其他相熟的同事中,她还是会很有耐心的回答他们的问题,聊各种感兴趣的话题,说各种低笑点的笑话,互相调侃,然后一起开心地笑。在所有同事中,她只有对他,才会时刻想着结束聊天。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他产生了这种反感的情绪,最初不是这样。小文开始回忆跟他认识以来的接触,也许正是因为他每次问的问题都是一些毫无水平无意义的问题,她不喜欢没有经过思考的提问,也不喜欢同事总问过于隐私的事情,渐渐地,当这种潜在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小文对他产生了彻底的反感。至此,她便不再愿意用多余的的言语来维系这份出于礼貌的友好了。他对小文说的每一句话,小文都觉得毫无意义。他说的笑话不再好笑,他问的问题不再必要。她对他,只有言语的沉默和内心的冷淡。
小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于不熟悉或者反感的人,冷如冰山,不愿多说一个字,不愿多看一眼,对方付出再多努力都是徒劳。在很多人眼中,小文是一个冷漠无情不爱说话的人。只有少数人知道,不爱说话,仅仅是不爱跟某个人说话而已。
她说,她只是不愿为了当一个好人而强迫自己 。
我也不是开朗外向的人,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也较少说话。但对于熟悉的人,或者感兴趣的人,抑或是给我好感的人,我也能幽默地开玩笑、好奇地聊八卦、无聊的说生活、优雅地谈人生。不说话,仅仅只是不想跟你说话而已。
如果有一天,你也遇到这样一个明明很熟但依然长期对你不爱说话的人,请不要天真的以为Ta真的性格如此,对谁都一样。对待这个Ta,请不要再执着于没话找话式的聊天,因为这些没有意义的话只会加深Ta对你的反感。如果你仍想挽回Ta的心,让Ta转变态度。请你也做一些改变吧。你不如也沉默一段时间,让对方渐渐忘却对你的这种不满情绪。同时,记得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审视自己的谈话内容,思考如何提高与Ta的谈话质量而不是谈话时间,用行动努力提升和改变自己,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让对方主动对你产生交谈的兴趣。
是否,对某些人,你懒得不愿多说一个字?是否,某些时候,你仅仅因为不想说话而选择沉默和孤独?人说,沉默是一种力量,我觉得沉默更是一种宣言、一种态度。
愿你身边有能陪你彻夜长谈也能陪你沉默不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