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还剩半月时间就过去了,回顾今年的中心围绕着学习力的成长。
01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上图包括学习力所涵盖的10个维度,从图中的排序来看,学习方法居然在第10,而专注力是第1位。
通过这一年番茄打卡的练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专注力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不光是在学习上,应用到生活中,与人相处中,专注让我更能在当下里体会意义,专注也让我有更清晰的行动力,焦虑得到了缓解,迷茫已消失不见。
02 向内探求,向外延伸
迷茫与焦虑这两种负面的情绪调节,会直接带动情绪的平衡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有了情绪之后,人们往往会有两种方式来解决:
【1】是向外释放
譬如找人倾诉,跑步等常用方式。好消息大家都开心,坏消息大家有担当,当然有时候控制不住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攻击行为,譬如愤怒时,容易向身边的人出气,造成身边人的伤害。
【2】是向内压抑
向内压抑的人,容易将原因等归咎于自己,是自己没有,如果是开心的情绪,会给自我带来更多或持久的幸福感。但如果是长期的负性情绪,容易造成负性情绪的长期积累,如悲伤过度,抑郁,甚至有些人在愤怒或绝望时,将自己作为攻击对象,而自残或轻生。
学会了平衡管理情绪,无论我们向外或向内求,理性的思考会指引我们正念行动。
通过读书、写作让情绪先有出口,当我们向内探求,与自己深度对话,便有了自省力,记忆力,清晰的底层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加入积极的社群与同频共好的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不但光速成长,还会收获合作组织能力。
人就是在不断打破舒适区的行动实践中,逆境中更容易产生思考能力,从而有了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所迭代升级。
在《瞧,这个人》书中写道:人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在逆境中才能奋起反抗,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斗志,就像那只青蛙一般,安于享受,忘记了最初的梦想。
03 持续行动,才能努力常态化
参与千熊计划的学习,训练营的打卡一直是最好的习惯延续,随着打卡天数的叠加,是我最好的驱动力,也鞭策着自己不放弃的韧劲。
现在参加的两个训练营打卡都已在200次的记录上了,这是努力的见证,更是持续动力的学习习惯常态化。
虽然现在没有参加什么考试,但社群临时加派的任务,比如出课程,做PPT,现下讲课的任务,都能手到擒来,应用自如。
这都是平时积累的学习力成长带给我的蜕变。
拥有了以上基础能力的建设,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搭建,系统化管理输出,学习方法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及时调整、悦纳。
我特别喜欢史蒂芬・柯维说过的一句话:“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
先有明确的目标管理体系,才有细致可行的拆解行动,才能科学地运用工具、载体、方法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