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个关于语速的分享,挺有感触,就写写公开场合演讲(答辩,辩论等等)的一些关于语速的经验。
今天读到关于语速的分享
当我们使用很快语速的语速时,我们常常在逃避些东西。往往词不达意,眉毛胡子一把抓,心虚。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背课文的时候,老是想快一点,趁老师不注意,赶紧蒙混过关。结果往往是后面即使很熟的内容也会卡壳。
同样地,我们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时候,当我们感觉表现不好时,我们会希望用快语速,更密集的信息输出来掩盖自己的瑕疵。结果往往是,在某个地方戛然而止,随之而来就是,“额”,“那个”......
我之前为忘词,不知道说什么而困扰,于是语速越来越快,于是表现越来越糟。直到最近,发现娓娓道来的语速是那么舒服,于是越发一发不可收拾。语速越来越慢,思路却越来越清晰。
拿辩论举例,为什么语速越慢,思路却越来越清晰?
在时间一定的时候,你的语速慢下来,就会发现你也就只能输出关于一个论点的信息。
第一,我们在选择上花了太多精力,当确定要说这一个论点时,我们就不用再去思考接下来的任务。这时候集中的魔力就展现了出来。你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你愈发知道这一个论点里的因素,你愈发知道自己要做哪些工作。
第二,我们语速慢下来,任务集中起来,我们会进入一种有条不紊的状态。以前常有,做完一件事总感觉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下场后有深深的遗憾。而这种状态可以很大程度消弱这种困境。一旦我们放的稍微轻松一点,我们的可以释放的潜力就会成倍的增长。
人的行为受心理影响,但同样地,人的心理也会受行为的影响。所以,一个小小的改变,有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看到有人分享关于语速的感触,就顺道讲讲语速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