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花季的女儿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流落街头,饥肠辘辘,路过一个面馆,老板看她可怜,于是送了一碗面给她。她拿起筷子,满怀感激向老板致谢。老板了解了她跑出来的原委后,意味深长对她说:“丫头,我只是送你一碗面,就把你感动得成这样,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辛辛苦苦为你做好一日三餐,但是你却习以为常,吃完这碗面,你就回家吧。估计你的父母为了寻找你已经着急得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很多时候,人其实都是贱骨头。在感情中亦是如此。对待越是亲近的人,越是缺乏耐心。而在那些不熟悉的人面前,我们却时常能展现出最大的关切和礼貌。我们每每总是把自己最坏的情绪那一面,留给那些真正关心你亲近你的人。
有资料说,这是成人身上的退行反应。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亲近的人,他们总是有帮助自己、满足自己的义务,所以我们总是想从他们身上获取某些依赖和安全感。所以,当我们在外遇到挫折时,往往会放弃业已树立的成人思维,转而退化到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对待这些挫折和压力。
这是因为我们从成长得来的经验里,知道了这样一个趋利避害的道理:当你对一个外人咆哮时,他们会反击你,离开你,甚至伤害你孤立你;而我们总是在心底默认,最亲近的人,不会轻易离开我们,所以感到安全。于是那些亲近的人,便成为你受挫之后自然而然用来宣泄的“情绪垃圾桶”,一言不合就恶语相向从不顾及对方感受。
这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的: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仗着别人对自己的一份偏爱和在乎,却忘记了,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互相给与对方应有的尊重和耐心,而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或者应该成为他人情绪的宣泄口 。
在一次访谈中,杨澜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周国平回答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这世上的感情,无论亲情、爱情、友情,有情便有爱,但是没有一种爱,是理所应当的,更不应成为用来伤害对方的借口,更不是不论做什么都应该被原谅的理由。而这些爱,也是易碎的,一旦出现裂缝,便很难恢复如初。所以不论是什么原因,一个人也没理由总是承受另一个人的负面情绪。
我们留给亲近之人的坏情绪太多了,也许每每到很久之后才会醒悟:他们对我们的容忍是因为爱。而任何一份爱和包容,不应被随意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