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这本书总结出了一套如何改变习惯的方法论。
改变行为习惯的三个步骤:
大象与骑象人是个心理学模型,我们的情感面比作一头大象,理智面比作骑象人。
大象的特点是关注眼前的利益,而骑象人的特点是关注长远的利益。
改变,就是同时说服骑象人和大象的过程,总结起来就3步:
一、指挥骑象人
一个人看起来难以改变,迟迟不肯行动,其实只是脑袋中的骑象人不知道该怎么走。 骑象人的优点是会关注长远的利益,缺点是会过度分析。当选择太多,没有具体步骤的时候,骑象人就倾向于不行动,所以要先找到亮点,找到榜样,找到可以马上改变的突破口。放大亮点,变成可以去具体执行的操作步骤。 找到亮点可以让骑象人离开原地打转的状态进而打开具体行动的突破口。
这对自己有动力改变,但没有具体方法的人有效。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理论和方法论知道一大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没有学会激励大象的后果。
二、激励大象
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的改变顺序根本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先看见,然后感觉,最后改变。所以“产生感觉”是激励大象的重要环节。
很多复杂的改变需要消耗我们的意志力,
产生感觉(激发做的欲望)—缩小改变的幅度(便于改变)—正面反馈(尝到甜头,会倾向继续做下去)
骑象人需要方向,大象需要动力,动力来源于感觉和信心。生活中经常碰到很多半途而废的例子,努力一夜回到解放前。那如何做到不半途而废呢?
三、营造环境
把环境想象成一道斜坡,你需要搬开斜坡上的障碍物,在斜坡上隔一段放一根香蕉,顺便在旁边插上旗子,时刻告诉大象离终点还有多远,然后在斜坡上推大象一把,大象就自己顺着这条道走了。简单说就是设计一个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发生,让错误行为更难发生的环境。
案例:
学校门口的马路上都会设置减速带;
超市会把最暴利的产品放在和顾客视线平行的位置;
公司为了方便大家交流会去掉了工位之间的隔板;
银行为了防止顾客把银行卡落在取款机里,就把取款机设计成强制取回卡片后才能拿钱模式。
所以如果你想专注的把一件事完成,就请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面。
总结
总结一下,这本书给我们讲了让改变发生的一套方法。首先,指挥骑象人,用简单的语言和它交流,用找到亮点的方式,总结出具体的步骤,明确告诉它下一步要怎么做。
接下来激励大象,大象要找到感觉才有动力,而产生动力的方式有2方面,一方面是要让它看见具体的场景,产生急迫或是愉快的感觉。
另一方面是缩小改变的幅度,给大象建立信心。
最后需要营造一个路径,制造一个让错误行为不容易发生,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发生的环境。用这个方法同时说服骑象人和大象,这样不管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还是改变他人的行为习惯,都是有可能的了。
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大象和骑象人的关系一定是相互合作的,改变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只有用更耐心方式和自己相处,才能达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