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策划导师是消费者
营销,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问题,还是要了解你是销给谁。把目标群体研究透了,然后再适当用一些表现手法,把你的想法换一种方式表达给消费者。
脑白金刚推出时,我带了几个人到公园实地调研。我在聊天中发现,中国的老头老太太对自己是最抠的,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他们告诉我,除非儿子或者女儿买,他就愿意吃。
我们意识到,要卖脑白金,向老头老太太说没用,要跟他的儿子或者女儿说。我们通过反复讨论得出结论:关于这个产品就说两个字——“送礼”,而且要对老头老太的儿子女儿说。
一把手要抓细节
我每拍一个广告,就把全国分公司全部骨干召集到一起看,五六十人投票,2/3都举手了,才能播。
所有广告部搞策划的人,每周必须访问50个消费者。只要是做消费品的公司,每个人都必须了解消费者。
如果公司是营销驱动型的,一把手必须要抓细节。20年里我有三个时期自己抓细节。1989年,没钱没人,所有自己做。1997年,公司失败,自己跑市场,70多个城市。第三次是接手巨人网络,由于不懂网游,所以才抓细节。
研究用户的王道:试错
第一关是产品关。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消费者要能感受到。
第二关是策划关。企业为决策失误付出的代价才是最大的。巨人大厦就是因为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研究,一件事就把巨人拖垮。
第三关是团队和管理关,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的建设。这一关是决定该产品赚得是多还是少的问题。任何一个项目和功能都应该有明确的负责人。
三个环节中,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最难的是策划关,在营销活动中,我们付出成本最高的就是策划成本,而不是电视、报纸的费用。
头脑发热的惨痛代价
其实很多公司不需要形象广告,除非是保险公司。最好的广告其实是推销产品。我在94年曾经头脑发热,花了5000万的广告费在全国打广告,设计了几个伟人手挽手往前走,突出巨人集团的报纸广告,产品只是在拐角里面,用很小的字把30多个产品罗列在那个地方。这广告一点效果没有。当时的5000万相当于现在的50亿,由于我沉迷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这些钱瞬间就蒸发了。
做品牌的诀窍:好处要少说
营销说白了很简单,就是让消费者感觉到,即将要付出钱和我得到的利益哪个高,如果感觉到利益比钱的价值高就会买这个产品。
营销的命脉第一要靠方案,这决定了推广的成败。比如,电视广告要在消费者脑海里形成形象,需要很长时间,广告如果不连天播,隔天播的效果相当于连天播的70%-80%,广告要么别播,你要播最起码有一年以上的计划。
第二是怎么低成本的把它传播出去。我们的经验是,非旺季的时候别播,把钱省出来,到旺季时集中打。在做品牌、产品的时候,对消费者的利益点,能少尽量少,可能一个产品很多好处,但只说“一点”是最佳选择。
同一时间,我一定只管一件事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产品少的目的不是为了偷懒,其实是把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全聚焦到一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