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要出书,写3万字胎教早教经验派啥用?(上)

前言:

这篇文章是我在怀儿子Max的时候写就,总结了我所有为他做的胎教&早教计划。

现在已经过了五年。

如果有人要问,胎教到底有用吗?

我只能说,若重来一次,我会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

当时Max大名未定,文章里的“小咪咪”是我们给他起的小名。



小咪咪胎教早教计划全攻略

和LG结婚三年,今年3月份得知自己终于怀上了宝宝,预产期在12月16日,全家人都乐坏了。

5个月的时候知道怀的是个小男生,LG心怀感恩地说,这是偶家射手座小咪咪啊。

LG是个电视媒体人,平时工作超忙;所以我一个人在家的时间颇多。怀孕期间,倒是可以抽时间给小咪咪做做胎教什么的。现在我和小咪咪母子一体的幸福时光快要走到尾声了,我想在此总结一下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坚持在做并且不断思考的,关于小咪咪胎教和早教方面的东西。

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我对小咪咪教育的认识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二)怀孕期间看的一些育儿书

(三)关于胎教,我做了一些什么

(四)小咪咪0-6岁培养计划

(五)总结一些感想

(一)我对小咪咪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识阶段。

怀孕给我带来巨大惊喜,但说实话,孕早期的三个月内,除了每日常规的生活外,我一方面要适应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一方面由于意识上的问题,始终怀有疏懒之心,觉得作为孕妇就该吃好喝好睡好,收起那些高深晦涩的书,少动脑经多休息,把营养节约下来供给小咪咪才是正道。所以这一阶段即使看书,也不过翻几本孕妇菜谱,胎教都做得很少。

幸亏我从小到大,看书已经成为习惯,所以憋了三个月,又忍不住看起来。

其实自怀孕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我们80后这一代的成长经历,回想自己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过来,从学校获得了什么,而家庭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总体来说,我觉得仍有许多需要反省和改进的地方。80后的孩子依赖心重,对生活的解读流于肤浅,往往表面大于内在,我不希望小咪咪走我们的老路。

既然要养育一个孩子,我们希望将他培养成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我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教育类书籍叫做《一岁就上常青藤》,说的是作者如何根据美国常青藤名校的教育法则来从小培养他的女儿,其中不乏对女儿早期教育方面的案例。作者反对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主张孩子上学前不应教识字,在孩子还没有对客观世界产生主观认识前,或者说孩子的右脑没有发育完善前,就强硬地灌输抽象知识(他认为文字是一种符号,属于抽象知识的一种)是对孩子拔苗助长的摧残,书中不乏对日本把闪卡作为早教工具的批判。必须说,作为我看的第一本教育类书籍,他的观点我当时是欣然接受的,尤其对识字一事的看法,觉得就该按照他的说法来操作,孩子6岁前应该顺其自然地培养,而非灌输知识。

但是后来我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

既然这本书提到日本教育理论,我就想看看日本人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于是我又找来了日本的早教专家七田真的书看。七田真的书市面上有很多,我挑了他的《天才胎教法》和《0岁教育方案》两本,看完发现和薛涌的观点有矛盾之处。

在《0岁教育方案》里,我第一次接触到“才能递减理论”:人类才能增长具有“递减法则”,也就是说,越早教育,其才能增长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如果孩子在7--8岁之前全然不对他进行教育任其自流,那么这个孩子才能的增长几乎为零。

根据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出生之后,孩子大脑轴突在呈几何规律增长,直到6岁发育完善为止,孩子的大脑容量相当十倍于美国国家档案局的记忆容量,已经完全成熟,和成人一样,其后也不再有增长空间了。而轴突的数量,则大部分取决于孩子受到外界给予的刺激的多少。一个从小生活在丰富的音乐、绘画、知识、阅读环境中的孩子,比一个什么都没有接触过的孩子,脑中轴突的数量要巨大得多,智商也高很多。小孩子刚出生时是没有智慧也没有知识的,一旦出生,接受事实的能力就像太空船发射般急速成长,而且像太空船一样,当其速度达到顶峰便不再增加,而后便与地平线平行。就是说到六岁,完全不求甚解的记忆能力便终止了,相反,六岁开始,智慧缓慢开启。而六岁这个时间节点,正是两者的汇合点。

而6岁之前,也是开发孩子右脑最好的时段。人的左脑是“逻辑脑”,必须靠“理解”来学习知识,主要负责语言、分析、逻辑思维等。而右脑则是“艺术脑”,完全可以不靠理解,像拍摄照片一样来进行记忆,主要掌管音乐、绘画、直觉等直观的事物。可惜我们成人往往都是靠左脑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的,右脑几乎处于半废状态。究其原因,就是小时候没有以科学的方法持续性地去开发右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让右脑功能衰退了。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能左右脑同时开发,对他的智力增长,将是非常有利的。

七田真也是主张开发孩子右脑的专家,他施行闪卡的理论基础是:孩子6岁前需要开发右脑,而快速重复地灌输知识点,是对孩子右脑开发的最佳途径。他主张教孩子识字越早越好,用闪卡的方法,文字的灌输并非是以我们成人所认为的以“理解”为基础的学习。成人要记住一样东西,往往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是完完全全的左脑式学习。而当孩子看闪卡的时候,他则是将这个文字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记入大脑,完全符合右脑学习的原则。看来《一岁就上常春藤》的作者对这种早教方法只是片面理解,没有完全搞明白背后的理论。

然后我看了《天才胎教法》这本书。书很薄,在很多人看来内容甚至有些水,我却不这么认为。之前我看的一些国内的胎教书,事无巨细,有很多教导准妈妈胎教的方法,但是对胎教这件事究竟有没有用,有什么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所言甚少。《天才胎教法》一书正好相反,我花了一天时间看完,完全被里面的例子吸引住了,知道了很多宝宝经过胎教后能够呈现出来的状态。所以看完这本书,才真正确立了我想要进行胎教的信心。

至此,我开始了自己的胎教之路。

第二阶段:确立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我正式给小咪咪施行胎教了(具体详见第三部分)。而对教育,尤其是早教的兴趣,也在此时萌发。我怀着对两种教育模式的矛盾,不断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所以在这一阶段,我看了好些早教书籍,涉及到美国的杜曼博士、德国的卡尔威特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应该说我从这三方专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基本确立了我胎教和早教的思想基础。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成功的早教,并让我对“才能递减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买了杜曼闪卡,并在思考之后,决定舍弃杜曼“百科知识”这一块,而改以对小咪咪实际知识的引导;同时,我也不断想象将来可以按照老卡尔威特的方法,在生活中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教给小咪咪,甚至为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家教体系,以对抗国内目前过于教条化的教学体制。

这个阶段,我担忧的是自己知识储备不足,难以胜任将来对孩子的教育。为此,我有了十足的动力自己去学:英语生疏了,就多读;物理还给老师了,就买书看;对公园里的植物一窍不通,就网上找图片去认识……真的,这个阶段挺累人,但不可否认,很充实!

在做这些事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得到完善的早期教育,等他六岁开始上学,他的整个学识和心理成熟度应该远远高于普通小学一年级生。此时他究竟该如何去适应这个教学体制呢?我们的学校教育从来不是因材施教的,那么他在学校到底能学到什么呢?

爸妈可能会觉得小咪咪还没出生,我现在考虑这个问题太早了。但是我觉得既然要给小咪咪施行早教,就要有决心施行一套成功的早教。而一套成功的早教,根据很多成功的例子来看,将来必然面临我上述所说的教育衔接问题,或者说,将来的出路问题。所以我不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就像做了一件目的不明确的事情一样,大大影响我做早教的积极性。

好在那时候,我终于还是为这此找到了一个能钻的牛角: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真的是百分百为了知识的获取吗?非也!我们是为了资源的获取!知识,说白了,自学也好,在家学也好,都是可以学的。但有一点在家做不到,即与社会的接触。学校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团体,孩子必须在这个团体中学会怎么和人打交道,怎么应付各种状况。而现在中国教育资源何其紧张,竞争何其激烈,班长只有一个,三好学生的名额只有一个,能参加XX比赛的名额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经历过这种竞争环境的锤炼,会成为他成长过程中一块心理缺失,他需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应付这个小社会,并从中获得他自己想要的稀缺资源,为他的“成长履历”增添一笔。或许这个解释流于功利,但这是一个人要顺利在社会上立足所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我们只有遵守游戏规则,并且玩得高于规则,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觉得,这才是他在学校里度过几十年时间真正的意义!想清楚这些问题,将来小咪咪上学后碰到困难和矛盾时,作为家长的我就清楚该以何种心态和方向去引导他了。

第三阶段,加深认识阶段

虽然现在小咪咪还是小胎儿,但是我觉得看的书不能只局限于胎教和早教,而应该各个时间段的相关书籍都有涉猎,这样才能形成全局观念,全盘考虑。所以随着看的教育类书籍的增多,我的想法有了“一点改变”和“一点深入”。

所谓“一点改变”是指我开始考虑早期教育的本质问题。想想我给小咪咪上杜曼闪卡也好,学卡尔维特教孩子多门语言也好,说白了,都是家长在教。可是再细想——给自己能成为一个super mammy的热情浇盆冷水——我们作为家长,能这样手把手教孩子到几时呢?要说在6岁前能教,可小咪咪上了初中我还能教?上了大学我还能教?而且我真正能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教地理,你能比得上学校专业的老师?教英语,你的发音能比得上外教?这么一想,似乎又觉得没什么是我真正能教的。

想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我始终抱持着“在早期教育阶段多塞些知识进孩子的大脑,好让他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不正确的想法,是违背孩子生长规律的,小咪咪可能会被我们累死在起跑线上。

有个道理永远是成立的:想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性价比最高,永远不是先把自己累死来换取一点效果,而是取巧之力,投之以标。所以与其给小咪咪灌输大量知识,不如引导他对知识的兴趣。我懂的有限,但这不妨碍我最大限度地引导他;我与其花大量时间研究所教的内容,不如花时间好好想想该怎么让小咪咪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而这往往是学校教育缺失的一块。学校总是告诉你这是什么,却不教你为什么要学这个。

我们可以把步调调得慢一点,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注意方向和特长,将他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知识的兴趣上。

我经常在想,如果经过我们的引导,小咪咪6岁之前对知识和阅读都没表现出相应的兴趣,甚至产生厌恶之情,那他的早期教育就是完败。我们灌输再多的知识给他都没用。有朝一日我们一旦脱手,他自己的学习道路恐怕堪忧。

而所谓“一点深入”,则是我已经开始不满足于考虑之前提到的学校基础教育问题,而对孩子的将来有了更深的通盘考虑。尤其在看了黄全愈博士和高定燕先生的几本书后,更加坚定我的想法。这两位都是移民在美的教育界人士,他们的书从培养自己孩子的实例出发,介绍了不少美国基础教育的情况。在对比中美两国教育的差距后,我仔细回想自己在美读研的两年时间所接触到的一些事情,的确验证他们书中所说对中国目前基础教育的担忧。而这不是选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学校就能改变的现状,牵涉到整个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这个话题太大,在此姑且不论。我只想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把孩子培养出来就必须要上一个好大学,什么大学呢?清华北大?清华北大只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上一个教育还处于二流的国家最好的大学,就代表孩子接受一流的教育了吗?

答案绝对是No。

结合我们家将来的规划,让他以自己的努力拿全奖上国外名校,或者让孩子从初中开始接受国外的教育,将来自己考名校,这才是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可能有人说,这只是你作为父母的愿望,是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目标,却未必是他自己希望的。

我只想说,“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从不避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景。差别只在于有的父母愿意为了这个孩子将来必定受惠的愿景而付出,有的人却只知道把“愿景”往孩子身上一扔,在完全不付出的前提下,逼着孩子自己去实现。在美国的上流社会,著名律师家庭出来的小孩往往也都成为律师;医生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也都成为医生。你说,这里面会没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吗?

我平时和周围的同事朋友聊天,无论他们本身的学历事业高低,听到最多的说法往往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放羊”,“不要勉强孩子”,“顺着孩子的心意”“万分鄙视那种把孩子逼得太紧的做法”。我从来不反驳这些说法,但是我觉得倒脏水没必要把孩子都倒掉,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必要的引导和人生规划父母还是要为他做的。不做,我们不能说他们就是不负责任的父母,但孩子的成长道路可能会因此走得相对曲折了。

(二)孕期看的一些育儿书

这边附上一些我在孕期看的育儿书,给大家作参考。我实际看的比这里罗列的多得多,由于有些看得走马观花,自然也没兴趣下笔记录。不过要没兴趣记录的书,里面往往也没多少触动我的东西,所以放过也即放过了,没啥遗憾的。

《一岁就上常青藤》

作者:(美)薛涌

帮助度:★★★

前半部分介绍作者如何在耶鲁留学时期生养女儿,不乏西方育儿知识介绍和中西方教育对比。书的后半部分就水了,作者将美国教育体制像资料片般喋喋不休地介绍给读者,虽然看着不无聊,毕竟不是我最想知道的东西。

不过前半部分内容对我挺有帮助。

婴儿哭泣是一种特有的沟通方式,母亲应该积极给予回应,否则会导致宝宝因得不到外界支持变得自闭。这改变了我曾经“孩子哭时不用抱,哭着哭着自然就不哭了”的观念。

薛涌的书,作为一本教育方面的指导教材是挺失败的,因为作者自己的观点太少,引用的东西太多。这可能与作者的背景——大学历史教授,而非教育学者——有关。我们可以从他引用的材料中去体会他的眼界和思路,但真要期待很独到的个人观点,书中还是欠缺。但他书中的每一章作为独立的教育手札又是可以看看的。所以我将他的书看成教育手札集,从这一角度来说,或许能提高接受度。

为了论证作者所谓的常青藤教育法则,即培养源于开放式讨论,而非死记硬背灌输知识,他将日本的早教一棒子打死。其实只要仔细看过以七田真为代表的日本早教理论(七田真的背后是杜曼!),就会发现薛涌未免言过其实。七田真的早教从没要求过死记硬背,而是积极开发掌管图像的右脑。

《21世纪0岁教育方案》

作者:(日)七田真

帮助度:★★★★

看完《一岁》就紧接着看这本了。

明显感觉到中西方育儿理论的冲突。就单单几岁教孩子识字这个问题,七田真主张越早越好。在这个问题上,我还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持。

总体来说,这本书理论挺强,具体育儿细节也比较到位。是近期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

《富孩子聪明孩子》

作者:(美)罗伯特T清崎

帮助度:★★★

如何提高孩子的财商,这是我们不太注重的问题。因为我们自己从来没在学校学过这些东西。但财商关系到人的一生对财富追求的态度,所以我相信,有必要在孩子进入幼儿期,适当地给予这方面的引导。

就本书而言,作者以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来说明一个道理:工作是无法让人致富的,只有在家里做“家庭作业”,将积蓄不断投资,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

看完这本书,模模糊糊的道理好像都懂了,具体如何操作,尤其在现实大环境中如何进行投资,这一实践问题,从书里找不到答案。但对教育孩子来说,这些理念应该够了。而且我觉得作者基本将人追求财富的方式进行了概念上的简单化,让读者看完产生一种“哦,这样就可以吗?”的感觉,但具体一想“到底要如何做呢?”,又疑惑了!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作者:(美)西尔斯

帮助度:★★

看的是节选,估计不全。

第一部分反复论证,就是告诉母亲要自己带宝宝。宝宝哭了要抱,饿了要喂。能贴着养就别放下。这些理论耳熟能详了,帮助不大。第二部分介绍分娩,中美情况不同,可以跳过。第三部分,介绍新生儿护理和常见疾病,可以看看。

书里对教育方面内容牵涉较少。

《七田真天才胎教法》

作者:(日)七田真

帮助度:★★★

一天就看完了这本薄薄的书。对“胎儿是有意识的,完全可以靠胎教来开发智力”这一理念更加坚信了。七田老师的文字灌输理论,读者来信则提供很多胎教细节。在怀孕将近5个月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真及时啊!

看后需研究一下ESP和圆点卡

看完这本书,再回头重翻薛涌的《一岁就上常青藤》,终于发现了后书中很多不实和矛盾之处。也终于在此刻对教育有了融会贯通的感觉。七田真开发右脑的早教方法+常青藤式追根问底、讨论式的、启发式的,鼓励思考似的方法不就是中西合璧吗?

《如何教宝宝学数学》

作者:(美)杜曼

帮助度:★★★★★

相当有帮助的一本书。

之前看七田真的书,对为什么要用圆点卡教宝宝数学理解的还不是很深刻。看完这本,不仅背后的理论理解了,具体操作方式也一一详细地教了。这更加坚定地让我相信这套方法是可行的,也让我对花几百大洋去买杜曼卡片的举动不再心疼。

看完后,在理解圆点卡使用的理论基础上再回头看下《七田真天才早教法》,关于胎教时期如何使用圆点卡,需要看得更仔细些。

后注:在这本书之后,我通过淘宝买了杜曼研究所的内部教材《婴幼儿潜能开发宝典》,里面有杜曼的五本书,分别是:《如何让你的宝宝更聪明》、《如何教宝宝学数学》、《如何教宝宝阅读》、《如何教宝宝百科知识》、《如何教宝宝身强体健》,那段时间我几乎迷在这五本书里。除了第一本《如何让你地宝宝更聪明》是纯讲理论的,如果看过后面四本基本可以跳过不看之外,后面四本对我的帮助都相当大,所有想要用闪卡教育宝宝的家长都该仔细研读,而不是仅仅看一下闪卡里附赠的说明书。每当我听到那些说杜曼闪卡是用于脑障儿童的,所以不该给自己孩子使用的言论时,我就感到惋惜,看来传播这个论调的人根本没有好好研究过杜曼,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如果有不明就里的家长就此听信,而放弃一套很好的早教方法,真是可惜了。

《超右脑开发训练》

作者:(日)七田真

帮助度:★★★★

对为什么要开发右脑,如何开发,都有详细阐述。其实不仅是小宝宝,大人也是可以开发右脑的,“过目不忘”毕竟是人人向往的一种能力。

以前一直对从小让孩子死背东西这种事有点反感。现在知道背后的理论,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孩子大脑学习的机制和成人不一样。成人需要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孩子却要泥沙俱下,大量信息的快速输入,这才是开发右脑能力的捷径。明白这个道理后,我对幼儿时期的背诵不再反感。对我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课题是:一,要为宝宝选择适合的东西背诵;二,找出如何引导宝宝在无压力不反感的情况下背诵。

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忽然有个想法,我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去适当开发下右脑能力呢?与其对小宝宝说:“妈妈小时候没这个条件,没有学习这些东西,所以错过了最黄金的时期”,还不如和小宝宝说“妈妈想和你一起试试”呢。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作者:(意)蒙台梭利

帮助度:★★★★

蒙台梭利的书应该说是各家育儿书籍的基础。就这本书而言,作者最想告诉父母的是:请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不要做阻碍孩子探索世界的妨碍者。

这是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成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或许很少有父母在孩子面前想过“谦让”这个词吧。

因为谦让,带宝宝散步时,随便他走到哪里,蹲着看一小时蚂蚁也可以。

因为谦让,吃饭时,可以任由他对桌上的饭菜进行属于自己的探索,即使将饭桌弄的乱七八糟也不会责怪他。

因为谦让,家长会想要去理解他的眼界和标准,为他准备适合自己的小椅子小凳子,并且努力让他的天地维持原有的秩序。

因为谦让,每次进去他的房间,会想到敲门,每次必须打断他的玩耍时,先要说声“sorry”。

太多太多了……

我不想让小咪咪待在一个生活无忧的环境里,却感觉自己成了心灵的囚徒。

这本书我决定要买,然后重新看一遍,做好笔记,然后和爸妈一起学习。

后注:书买回来后看第二遍,感觉有点变味。感觉这书好像是编凑而成的,不太像原著。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作者:(台)汪培珽

帮助度:★★★

把故事书当饭喂给孩子吃,这真是一位很好的妈妈呢,她的经验值得大家分享。

IPAD下的书,估计是完整本,书不长,内附的书单很有用。(有了书单就总想按照里面的内容买,其实妈妈们不用太拘泥于书单,世界上好书多了去了,真的!)

汪培珽是位全职妈妈,每天陪在孩子身边,这给了她足够的时间去给孩子念故事。但是对于大多数职场妈妈来说,时间就不够用了。但是再捉襟见肘,睡前半小时总不能错过吧!

不断想象孩子躺在被窝里听妈妈讲故事,这个场景,呵呵,一想到就感觉好幸福!

也是看了这本书里面一个小细节,决定将来“百科知识”这一块就不给小咪咪看闪卡了,自己制作一些杂志上剪下来的照片和图画,再收集一些世界名画的复印版,培养孩子对色彩和构图的美感,另外就是常带他到大自然去学习了。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作者:(台)汪培珽

帮助度:★★★

汪培珽继《喂故事长大的孩子》后又一本力作。文字浅显,道理简单,一个下午看完,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是一个没人说英语的台湾家庭,两个孩子的英文却很好,甚至可以做到英语思维。这份功劳就要归汪妈妈了。正是她孜孜不倦每日给孩子读英文故事书,才造就了两双“原版”英文耳朵。想想自己英文条件还可以,这个工作责无旁贷是要自己来的。

同样,书里罗列了汪氏的私房书单,一共三个Level。这些原版书要收罗齐只怕所费不少。不过找了找,汪氏书单里的书淘宝上都有卖。只要有个渠道能买,放心了。

另外,默默奢望孩子王童书团购网有朝一日能推出汪氏英文书的团购,我们要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多的资源,对不对?至于国内的教材,目前正在关注机灵狗,似乎不错。

《卡尔维特的教育》

作者:(德)卡尔维特

帮助度:★★★★

当当当!又是一本经典教育书哦,各位家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卡尔维特是谁?一名德国神父。生了个儿子也叫卡尔维特。由于妻子怀孕时感染弓形虫,小卡尔出生后就笨笨的,智商没有普通孩子高,但老卡尔用自己细致入微的教育,硬生生证明了一个真理——孩子长成什么样是靠先天基因吗?非也!乃后天教育!这个呆呆的孩子后来成了举世公认的神通:9岁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3岁成为但丁研究的权威,一直到80几岁去世。

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卡尔维特的教育》一书很多是拼凑版,并非全然老卡尔的原著,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饶有兴致地阅读。

老卡尔维特也是信奉婴儿“智能递减理论”的,所以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施行相应的教育。具体内容我会另做读书笔记,这里不一一详述。只想说这书里有不少杜曼的影子,而他们玩的“平静下来”等游戏,又和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所持有的理念相差无几——可见无论德国、意大利、美国还是日本,一套有生命力的育儿理论,真有其传播性。我看完之后也放心了——一家之言未必管用,但如果大家都这么信奉这么做,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呢?

【2010版】大易教育:一场价值百万的儿童教育演讲

演讲者:(中)赖国全

帮助度:★★★★

文本链接:http://www.dayis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

首先,这不是一本书,是我网上找到的一场赖国全老师的演讲记录文本。2个小时的演讲,文本很长,我用A4双面纸打印出来也有30页。花两天时间看完,它领我进入读经的思想范畴。

演讲一共分十三个部分,从为何读经,读什么经,一直讲到如何读经。无独有而,赖国全的女儿赖思佳我之前通过音频接触过,当时还不知道小姑娘来头,只是网上下了《弟子规》的儿声跟读版,背会了《弟子规》,觉得这个跟读的方法非常便于记忆。现在看了这篇演讲辞,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附录里还有赖国全老师的博客、bbedu网站,这是我接下去需要深入研究的对象。

《素质教育在美国》

作者:(中)黄全愈

帮助度:★★★★★

这本书看得我心潮澎湃,有机会会买一本收藏,在此竭力推荐。

很喜欢这种本身是家长又具备专业教育学背景的学者写出来的书。在比较中美教育不同处的基础上,作者还详细给出了背后的理论,让读者从表象到本质领会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再结合我在美留学的所见所闻,对书里很多观点自是心悦诚服。

这本书解决了一个盘亘我心头很久的问题:如果对孩子的早教是成功的,当孩子开始读小学时,他的各项认知水平应该远远超过普通一、二年纪的孩子。这时家长该如何对待他的这种超前呢?跳级?还是按部就班,但在家庭教育上继续让他学习之后的知识?再把问题想得远点:如果一个孩子真有能力跳级就读,难道真要让他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

这本书彻底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中国式教育学的多悟的少,美国教育学的少悟的多”,而“悟”这一字就直接从智力开发上升到了创造力培养的层面。如果靠家庭教育就能培养出一个智力超前的孩子,那是我们的幸运。但作为家长,我们要有清醒的意识——一味灌输孩子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创造力,相反是在扼杀。我们若拥有一个智力超前的孩子,将意味着我们的孩子能拥有更多可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当别的孩子每天被学校作业所困时,我们的孩子却能自由地进行知识的深化和研究。是的,研究!这个概念很重要,千万别以为对学问和知识的研究是进入高校之后的事。一个从小就对知识只接受不思考,不研究的孩子,是培养不出创造力思维的!悲哀的是,中国倡导了N久的“素质教育”,骨子里还是实打实的“应试教育”,很多额外的东西,需要头脑清醒(知道哪种教育模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好)且有胆识(一旦执行这种教育方针,必要的时候可能要和孩子身处的教育体制相抗衡)的父母自己来教。有时候一个家庭的父母可能势单力孤,但是若联合有相同志向的家庭,家长间就共同的教育理念结成一个联盟呢?是否能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给孩子创造出一片不同于现行教学环境的天地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作者还有后续两本书《家庭教育在美国》和《生存教育在美国》,已经通过青番茄借阅,这两天应该能送来,会一并阅读。

《玩在美国》

作者:(中)黄全愈

帮助度:★★

IPAD上找到的这本书,节选,不全。不过看完后该了解的都了解了,不用再搜集全本。

作者单独就“玩”这一事情对孩子的重要性,以及中美两国对孩子玩的态度上的不同进行了探讨。美国式的玩随意很多,却能玩出孩子真正的能力;中国式的玩规矩太多(往往都是家长订的规矩),孩子玩得束手束脚,等孩子长大后,连玩都不会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玩”这东西,考验的往往是父母而不是孩子。你能不能放手让孩子玩,不怕他有可能会受伤,不怕他衣服会弄脏,不怕他有可能耽误做作业的时间,不怕他学坏,不怕他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吃亏。玩的时候,这些事情孩子是不会考虑的,想太多的往往是家长。所以这本书与其是在讨论两国孩子在“玩”事上的不同,不如说是在讨论两国家长对“玩”持有何种不同的观念。

《生存教育在美国》

作者:(中)黄全愈

帮助度:★★★

我是看完这本书,决定在给小咪咪计划的十大早教学科里多增加“生存教育”这个课题的。中国孩子的发展挺畸形,未必才高八斗,但考试分数可以很好;可能连生活自理能力都缺乏, 但学历可以很高。想想自己一个人在美的留学经历,感慨颇多。我不希望小咪咪将来的人生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所以从小引导培养他的“生存意识”很重要。

来说说这本书。这是看该作者的第三本书了,又是第一本实体书,由于书中部分内容的重叠,和对作者观点已经熟悉,看这本书时已经没有看第一本那么惊艳,翻的速度挺快。所以感觉书的内容也开始单薄起来(发觉这是看系列书的通病,比如之前的七田真,看一本觉得不错,看多了觉得不过如此)。作者提出在美国生存的方方面面,以及美国学校和社会是如何教育孩子生存能力的,对比中国此项,的确让人汗颜。值得借鉴的是美国人从小培养孩子自立的意识和童子军的运作。我一面看书一面想,为什么中国没有这种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呢?(也许有,只是我不了解)。如果有看过这些书的妈妈们能自发组织起来,搞这么一些活动,或者给彼此的宝宝一些交叉打工的机会,该有多好!

《家教忠告》

作者:(中)黄全愈

帮助度:★★

本书采用问答形式,将作者一些没有归纳到别的教育文集里的思想在此做了畅述。书里有很多问题,我都是一翻而过,因为连续看他四本书,对他的回答已经很熟悉了。

有人问黄,孩子若要留学,到底什么年龄段送出去最好?黄最后总结说:完成初中教育之后。这样孩子既能打下一定的汉语基础,思维也不至于定型,出去还能接受美国式教育的改造(大意)。

《当今教育孩子的超级演讲》

作者:(中)陈忠联

帮助度:★★★

视频链接:http://dbwfzxlxf.blog.163.com/blog/static/10384498720115192328266/

某日在育心读经群里有人推荐这个视频讲座,花了1个小时听完,很值。后来又推荐LG和老妈去听,都觉得不错。

陈忠联是个狂人,也是个牛人,一般这种人做事思路都很清楚,无论是赚钱还是教育。听他的演讲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何况很多东西说的确实有理。一个小时里要把教育问题说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看法的确值得家长们借鉴。

《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

作者:(美)高定燕

帮助度:★★★★

高定燕先生80年代到美国定居,至今已有20多年。他自己在德州A&M大学工作,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把自己的女儿培养进哈佛读本科,后又顺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系就读。他女儿高倩以一个非常高的起点,毕业后成了一名律师,完全实现了她童年时期父亲给予的规划。

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介绍了家长在孩子童年时期为其规划人生的必要性,提出教育是为职业服务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职业发展规划。接着是一系列美国基础教育中关于职业规划的内容介绍,应该说这一部分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几乎见不到。后半部分,作者则以他女儿高倩的实际案例,说明他如何为其立志,如何进行孩子的培养,其中确有很多成功背后的借鉴之处。我发觉一般家庭教育成功的案例,往往离不开家长清醒的头脑和高瞻远瞩的意识,有道是“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连家长都鼠目寸光,那就只能靠孩子自己去觉醒和探索了,未免事半功倍,难矣难矣。

这本书还有一本姐妹篇,叫《人生设计线路图——美国升学与前途》,作者以升学顾问的眼光和在美国大学20年的工作、研究经历,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讨论美国教育和职业规划与人生设计,是一本适合有赴美留学意向的人研读的书。写这篇文章之际,我已经向青番茄提交借阅申请。

《斯瑟蒂克胎教法》

作者:斯瑟蒂克

帮助度:★★

我看的是IPAD上的删节版,全本有多少内容不得而知。我看的部分基本就是介绍斯瑟蒂克夫妇是如何在怀孕之初就开始施行完善的胎教方案,最终生出四个智商都在160之上的孩子。又是一本个例书,但这种书总是给人更多鼓舞。不过我看这本书时已经处于孕晚期,很多他们施行过的东西,我都已经在执行了,所以对我的帮助不算很大。倒是刚怀孕的准妈妈,可以看看。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作者:(中)孙瑞雪

帮助度:★★★

作者把孩子的“敏感期”问题单独拎出来写了一本案例分析书,孙瑞雪自承蒙台梭利理论,通过200多个孩子身上表现出的敏感期现象,总结出各时段各种不同类型敏感期的总总表现,是一本父母的必看书。以前我们不知道“敏感期”这个概念,对孩子表现出的一些行为总是感到困惑,其实从出生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会表现出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这个过程便称为“敏感期”。孩子在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相反,如果孩子的敏感期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便可能从小在心中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并在长大成人后表现出来。

所以孩子一旦进入某一敏感期,父母就像大禹治水,只能疏,不能堵。我觉得每一位亲自带孩子的父母,或隔代父母,都应该事先了解这些内容,并且怀着理解的心态,帮孩子顺利度过他们的敏感期。

孙瑞雪另著有一本《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同样推荐给大家。

除了这些育儿方面的教育书外,我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有空,应该再看一些成长小说。“如果为人父母的自己一本这种书都没看过,那么太容易误入歧途了,太容易跟着所谓的流行、时尚。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去走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拥有艰苦奋斗的美德,但是他们却往往把这个美德用到了随大流上,以至于他们一辈子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艰苦奋斗,而他们所去的那个地方也从来没有属于过他们……现在有很多学生之所以厌学,我相信和他们的老师,和必须起教育作用的家长关系特别的密切。而这些家长,我敢打赌,一本这样的书都没有看过,这可是对自我成长,对教育子女都非常不利的一个状况。”(叶沙语)

一个人的成长到底会经历怎样的阵痛和矛盾,挣扎和困顿,才能获得某种自我觉醒和人性上质的飞跃,在很多经典的成长小说中都有详细描述:毛姆的《人性的枷锁》、黑塞的《玻璃球游戏》、托马斯曼的《魔山》、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凯勒的《绿衣亨利》、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都是不错的选择。

(3万多字的文章,一次性发不完,后续请看下篇)

又不是要出书,写3万字胎教早教经验派啥用?(中)

又不是要出书,写3万字胎教早教经验派啥用?(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87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02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67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1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3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3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60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60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1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06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3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6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7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1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2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