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无戒亲笔签名的新书《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时候,天气开始降温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馥郁而芳菲。
在这金秋落香的美好时节,翻开这本富有浪漫、肆意气息的散文集,幸福感瞬间拉满。
无戒,我是在简书认识她的,有些年陈了。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她的书我一直在看,她的故事我也一直在关注。
去年11月份,看到无戒开上房车开始了她的采风之旅。当时我还和周先生讨论,怎么会有这么浪漫又肆意的人。能从俗世中脱身而出,开启一段奇幻又浪漫的旅程。
我的内心闪过一丝悸动,我是真的羡慕她,我也是真的做不到。
当时我想,如果无戒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我一定要去偶遇这个浪漫的人儿。
她在街头闹市摆摊,一本书换一个故事,而我会和无戒聊哪一段人生旅途呢?
聊梦想:人生的追求
在我而立之年,心底的梦想才被一场同学聚会唤醒,说起来也是有点可笑的。
过年的时候,在同学聚会上王同学给我倒酒的时候说“当初上学的时候你就爱写文,如今也没成为作家,不过看到你现在结婚生子,工作蒸蒸日上,也挺好的”。
王同学的这句话让我振聋发聩。对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作家梦呢?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提及梦想。我们越来越羞于谈及梦想,开始被世俗的成功裹挟前行。
我们好像只有在舞台上才会对梦想高谈阔论,在那个特定空间里,梦想仿佛成了一种表演。
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不愿意谈及梦想了?因为我们底气不足,实力配不上我们的梦想,我们怕说出梦想的那一刻,会是扑面而来的轻蔑和嘲笑。
任何梦想都不应该被轻视和嘲笑。那些嘲笑是冲我们的努力和实力来的。
要么放弃梦想,将它束之高阁;要么付诸实践,拥抱梦想。
我选后者,很多时候真正支撑我们不断进步的,往往就是那份不甘心。
无戒一直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沉沉浮浮这么多年,手里的笔一直没有停过。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还帮助更多的人一起圆梦。
人生短短三万天,就算追梦的路道阻且长,我们也应该有所追求,而不是靠活着的惯性活下去。
聊过往:生活在别处
无戒在年少时,离家出走,跑去看繁花似锦的长安,那个时期我也在长安。
我记得大雁塔北广场的喷泉,据说当时是亚洲第一高喷泉。
喷泉直冲天空,窜起的水柱被风卷起,淋湿了站在下风口的人。
喷泉表演结束,水汽氤氲还未散去,在阳光的照耀下会有一道彩虹出现,绚烂但转瞬即逝。
像极了人生中那些猝不及防的美好,机缘巧合才会遇见,伸手想握,转瞬成空。
无戒白天在长安城游荡,晚上蜷曲在民俗大观园的长椅上过夜。我也曾在那个长椅上小憩,也许不是同一张椅子,但都收留了无处可去的我们,给了我们短暂的安宁。
无戒多次提到过在西安住的黑房子。
那是西安的城中村,每个城市都有城中村,但是没有一座城市像西安这样,城中村会被誉为城市的地标和精神高地。
西安的城中村中居住这成千上万的“西漂”,他们大都是大学刚毕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收入低,但怀揣梦想。
他们每天在一线天握手楼夹缝的天空下,上演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剧本。
有些人在这里实现了梦想,有些人在这里弄丢了爱人。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发展,城中村已经慢慢消失,但城中村留给我们的记忆在心中永存。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这本书是无戒行万里路后,对自己10年人生沉淀,所行所思的叙述。
这本书里,讲述了太多人的太多故事。225个短篇散文,里面能看到我的感情,我的故事。假借无戒的文字,观察自我的生活,觉察自我的内心。这便是“借假修真”。
透过无戒的文字,进行一次直达灵魂深处的交流,每每想来,无限回甘。
在俗世间,我们疲于奔命,变的麻木、乏味、钝感。柴米油盐榨干了我们的灵魂,我们一味地追求世俗的成功。开始疏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放弃思考,重复机械的活着。
其实抓住幸福比忍受痛苦更需要勇气。
其实感知浪漫比接受庸常更需要智慧。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我们要学着在《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生活中,寻找一份平衡。
这本书是在国庆假期和家人自驾去甘肃旅行途中读的,文章是在旅行回来后的第三天写的。
旅行回来后的戒断反应,莫名其妙的失落像做了一场盛大且快乐的梦,分别后回到按部就班的旧生活里,就像醒来之后发现是大梦一场什么都抓不住。
我知道我不会一直在路上,相逢一程已是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