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今天降温,室外温度4度。
那么冷的天气按理说是不会有人出来逛街的。恰好,今天奥特莱斯开业,人多是必然的,好多东西打折,还有很多人图新鲜凑热闹。
冷天人再多应该不会有多少吧?我等到下午才去,心想人应该不会多了,再加上在山脚底下,不会那么多人去吧。
现实情况是,人山人海啊!那些名牌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就为了抢点好东西,价格打折厉害,3到7折,挺吸引人的。
逛来逛去,好东西倒是有,但都在排队,有的店已经限流了,进去一波出来一波。买了双鞋都排队四十多分钟,还没有全部逛完就快吃晚饭了。只能赶快离开回家,出来感叹,还好没有开车来,否则还没有进场估计就要走了。
凑热闹固然好,耽误时间就有点不太如意了。
中国人的特点,做什么都喜欢扎堆。买东西如此,卖东西照样如此。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个故事,说如果一个犹太人在一条公路上开一家加油站,生意很好,另外一个犹太人看见了,心想生意既然好,那么开加超市肯定有钱赚,于是就开了家超市,真的生意很好,接下来又来了一个犹太人,看见前面两个人生意不错,就开了一家餐馆,然后又来一个犹太人。就这样,这条公路上的这个地段就慢慢繁荣起来,各行各业都能获得其所,而且还有人搬过来住;
如果中国人在一条公路上开了一家加油站,第二个中国人来看见的话,就会想生意那么好,他也应该开一家,于是开了第二家加油站,生意还不错,毕竟过往车辆还算多。第三个中国人来看见也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就开始有点不好了,毕竟竞争的多了,资源分不过来。然后又来了一个,又来了一个。如此反复,大家因为肉少狼多,逐渐就开不下去,倒闭,并且纷纷搬离了这里,这条公路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
当一个产品的需求是相对固定的时候,能够保证其合理的供给是非常重要的。而人的需求除了有重叠的地方外,在某一个时间段,其需求又是千差万别的。那么把握好这样的实际情况,大家一起合作,把某一个地点在某一个时间段的人的需求搞清楚,分别满足,相互配合,必然可以相互促进。
就好像今天天冷,新开的奥特莱斯人山人海。人们来扎堆消费的同时,也带活了周边村子里餐营业。平时只有每周赶街的时候才热闹的这个村子里的小吃店,小馆子在今天也是座无虚席。重要的一点,小馆子价廉物美,出了大商场走不到几十步 就能找到一个馆子,就算是想吃火锅热热身也可以满足。
这样的情形估计不会超过一个月就又恢复正常了,人们来消费也不会像今天这么不理智了。但起码村子里的经济是会带起来一段时间,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