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探索,找出几件你童年时期印象深刻的事情,正向的或者负向的。发生了什么?你的需求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是如何把它投射到你亲密关系来的。
答:我感觉自己是个感觉化的人,停留在思维层面,已经和自己的身体链接分开很多年,所以,第8天的课程,听了很多遍,都不知道作业怎么写。感觉自己的童年已没有什么记忆,一片空白。可能是自己的保护层太厚,我自己从来没有触碰到自己的真我层。保护层太厚,不是自己经历的伤痛太多,把自己包裹起来,而是不懂得去和自己身体链接,曾经的经历已经进入潜意识,意识不到需要,变成了压抑。
1.小时候,对于玩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因为出生在工薪家庭,父亲是普通工人,所以家里经济不是很宽裕。女孩子都很喜欢玩具,布娃娃。我记得唯一一次是在我5岁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5元的布娃娃,爸爸回来唠叨半天。因为在爸爸的意识里,买这些,还不如买食品划算。小时候对于玩具是有匮乏感的,因为自己是独生子,爸妈比较溺爱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我做,我的脾气还特别大,一有不顺心就会跺脚发脾气进我自己的房间,把房间门关的很大声。我当了妈妈以后,老公会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在我看来,有一些就可以了,老公买的太多了。小时候我对玩具的匮乏感,爸爸对玩具的看法也埋藏在自己的潜意识,传递给孩子。
心灵结构的三个过程:对于玩具的匮乏感,身体过程和感受,我现在不得而知,情绪过程就是容易发脾气,思维过程目前自己对我孩子的玩具,都觉得老公买的太多了,虽然现在经济条件比我小时候好些,但是继承了我父亲对于玩具的看法,已进入到自己的潜意识里。因为儿时带玩具的匮乏感,投射在亲密关系中,我不会主动要求老公给我买什么礼物,我觉得我如果想要,我可以自己买给自己,但是有时又觉得自己给自己买没有意思,经常不会去买,我在表达自己想要的需求方面,会有压抑。而相反,老公的童年,因为是家里的老小,来自妈妈、姐姐哥哥的爱比较多,玩具比较多,对于需求的表达就很自然,想要什么很自然的表达出来,有时我会说,我买送给你,现在回想,自己对于想要东西需求的不好意思表达,一方面怕被拒绝,两一方面,已经不愿意表达。
2. 上初高中时自己社交方面的困惑,很羡慕和男生关系好的女生
我是个很内向的女生,基本上我的朋友圈都是女生,男生比较少。我不知道如何和异性相处,第一怕别人误会,被传早恋。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和男生成为好朋友。因为,感觉和女生做朋友,很累,太小心眼了,动不动就生气,冷战。我自己的社交需求没有被满足,结果就是自己的朋友中,女生占大部分。我的感受,就是在和异性社交没有自信,不知道该怎么和对方聊天。投射到亲密关系中,自己对于选择结婚对象的过程中,也是比较被动,靠同事介绍来认识结婚对象。我老公就是靠同事介绍认识的。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对婚姻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与渴望,导致自己知道31岁才结婚。在选择结婚过程的过程中,妈妈的低价值感也在左右我,妈妈说,我不结婚,她都睡不好觉,差不多就行了,干嘛那么挑。我当时的感受,真的很不舒服,价值感很低,我在想难道自己真的很差吗?连个合适的结婚对象都遇不到。我现在的老公很优秀,我很爱他,觉得很多方面和他是有距离感的。但是他是个很有责任心的男人,所以,我希望通过学习亲密关系,修行自己,能打开自己的真我和他的真我相遇。在和老公的相处中,自己的低价值感也会时不时冒出来。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我希望不断看到自己的优点,慢慢看到自己也是个优秀的人,这样我才能吸引到优秀的老公来到我的身边。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成长。所以,我觉得我需要努力去提升自己,营造好家庭爱的氛围,给女儿和儿子做个好榜样。老公是我这辈子遇到的很好的人,也希望我和他能够灵魂契合,相互支持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