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到,诗人通过瑰丽的想象和神话意象,展现了其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精神求索与人格坚守。
其中,“叛陆离其上下”以光影交错的动态描写,象征诗人上下求索的执着;而“游惊雾之流波”则通过惊涛骇浪般的迷雾,隐喻政治环境的险恶与前行阻力。
“时暧曃其曭莽”营造混沌时空,而“召玄武而奔属”则引入北方神兽玄武,将现实困境转化为神话叙事,体现诗人以浪漫想象超越现实束缚的精神突围。
玄武作为水神象征,既呼应诗人“深固难徙”的品格,又通过“奔属”的动态描写,展现其虽处困境仍坚守高洁的意志。
“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意为让文昌六星在后掌管随从,挑选众神和我并驾向前。此句描述了诗人神游天界时,由文昌星引导,众神列队随行的壮丽场景。
“后文昌使掌行兮”:“后”指君王或天帝,此处可能暗喻楚怀王或更高主宰。“文昌”即文昌星,古代神话中主文运、功名的星官。此处指诗人请文昌星作为向导,掌管前行的方向,体现对天界秩序的遵循。
“选署众神以并轂”:“选署”意为安排、调度;“并轂”指众神车驾并列而行,象征众神协同护驾。“轂”指车轮中心;“掌行”指执掌出行仪仗或引导方向。此句描绘诗人受天帝之命,统率雷神丰隆、风神飞廉等众,形成浩荡的神灵队列,共同巡游天界,展现神游的庄严与神圣。
这两句诗通过神话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遨游宇宙的浪漫想象。诗人以“远游”象征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众神簇拥的场景则暗喻其精神境界的高洁与神圣。
诗人常以天文星宿、神话人物构建超现实画面,如“文昌”“众神”等意象,既符合楚地巫文化传统,又暗含对理想秩序的寄托。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意为路程迢迢多么漫长,按鞭缓缓地驰向高天。面对漫长而艰险的求索之路,诗人选择放缓脚步,却依然保持高昂的斗志,以从容坚定的姿态继续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指路途遥远艰险,象征人生或理想追求的曲折漫长。诗人在《离骚》中亦用此句表达对真理的执着探索。
该句通过“漫漫”与“修远”的叠加,既描绘了道路的漫长遥远,又暗喻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险与挑战。
“徐弭节而高厉”:“徐弭(mǐ)节”指放慢节奏,化用《离骚》“吾令羲和弭节”的意象,体现审时度势的智慧;“高厉”即高举鞭策,展现超越困境的决心,暗含“蓄力再进”的韧性。
文中“徐”与“高厉”的对比,凸显了在困境中平衡坚韧与智慧的人生态度。此句进一步强调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从容态度——按鞭缓行(弭节)却保持高昂斗志(高厉),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此句与《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比,更侧重行动策略的从容性,而非单纯的决心表达。二者共同构成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双重诠释:既需百折不挠的毅力,亦需审时度势的智慧。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