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一起来,站在阳台,开了窗子,甚至连纱窗也推开了,为的是让外面清新的空气进来。
外面的阳光很好,真的很好,几乎没有风,虽然做好了准备,被突然吹进的冷空气击的打寒颤,这个寒颤却竟然没有出现。因为,窗外的空气已经不是前些天那么寒冷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说的就是这个感觉。
看见太阳,心里自然升起了一股暖流,我想,明天就要立春了,不知道原野里是不是也有了暖意?柳芽儿是不是开始有了想萌发的意思?梅花也该绽放了,海棠花的花骨朵也在期待着有所作为了吧?还有向阳处的迎春花无论如何也应该保持不了矜持的姿态了。
女儿说:这样开着窗子,会不会让外面的病毒进来?
我说,专家说要多开窗通风,要呼吸新鲜空气,西安不是疫区,空气里不好有那么多冠状病毒。
吃过饭,全家人各归其位看书学习。
午饭后,乡下朋友说给准备了消毒水,让我们过去取,于是迫不及待地出了城。
做一下澄清:从抗疫开始,我坚决响应号召,无论是门店还是网络,不抢购口罩消毒水双黄连等防疫物资,以至于我家现在防疫物资为零。
开车走在空旷的街道,似乎是穿越在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少,路宽。只是房子太拥挤了些,路边停放的车辆也提醒着:人们此刻都在“战壕”里。
以距离产生美的方式,在城乡结合处的沣河附近取了消毒水,准备返回,说心里话真不甘心呀,于是找了一个地势开阔,没有人过往的苗圃,拿出来常年放在车上的铲子,压起了荠荠菜。
从小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这里的习俗就是,初一到初四走亲戚,吃鱼吃肉,到了初五,一方面因为胡吃海喝走亲访友把透支了,需糊“锅”补窟窿,去地里挖点野菜陪着搅团吃,实际上也是为了吃腻了荤腥来点爽口的换个口味。这个时候的荠荠菜那可就非同一般了。
虽然地里面似乎还是枯黄干吧,可是你一旦蹲下来还是能从越冬的杂草里,从干巴巴的荒地上区分出紫褐色的荠荠菜。地里面还是去年冬天的样子,没有草芽芽的萌出,我知道那些草种子都在土里面躺着呢,它们在等雨水的滋养萌芽呢。
晒着太阳,闻着泥土的气息,听着时远时近的鸟鸣,挖了一大把荠荠菜,一想到大家都窝在家里不出门,就很愧疚,赶紧就打道回府,进小区们又是一番差体温,登记等,不过,保持距离,用自己笔签字,我还是坚持做到的。
翻看手机时,看到同学圈里拍到的红梅花儿开的图片,心里忽然觉着很舒畅:梅花开了,春光已经照进来了。
今天是2月4日,是正式立春的日子,太阳依然很好,早上依旧开窗透气,站在窗口贪婪地呼吸着窗外的新鲜空气,眼光不由自主落在对面街道上的杨树捎上,哦,杨树的芽看起来比腊月里又大了许多,不久那透着着光亮,泛出红色的杨树叶就要绽开了,杨树一年中最妙曼的时光就完到了,虽然随后而来的飞絮会让它诟病不少。
吃完中午饭,想起来需要去买点东西,于是全副武装出门,在环城西路的商店快速买了东西,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何不顺便到对面的环城公园看看迎春花开了没有?
还好,环城公园的迎春花就在入口处,公园里此刻也基本没人,迎那金灿灿迎春花真的是开了,虽然不是满枝条齐开共放,但配着满枝条上两两对生的镶红边的花骨朵(那实际上是苞片)也是一种景致,正在看迎春花到底有几个雄蕊几个雌蕊,忽然有一个影子从迎春花下的矮墙上仓皇爬过,原来是一只壁虎,嘿嘿,春来了,壁虎都出来活动了
眼睛刚从壁虎这里移开,就感觉上面又有影子略过,原来是一只蝴蝶,他会不会是本来打算到迎春花芯吸食花蜜,因为我这个不速之客,他只能落在旁边的草地上?
公园的木瓜海棠,有些花芽已经成了丰满的花苞,随时准备着盛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