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没有山,或许有吧,也都是些低矮的温驯的难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童年第一次见到这样山是在外婆的葬礼,她和外公住在农村,去世后便要葬在山上,那山小小的看着矮矮的,没有供行人上山的台阶,它只光秃秃的伏在那里,虽然不是也多么高冷肃杀,行人经过却都是要看它脸色的。后来几年我几乎年年都要与母亲一起回去祭奠外婆,走到山上总是趟着的,冬天时难免要过江趟雪,夏天时又往往容易赶上雨季刚过,雨水混着泥土比冬天更要难走一些,这是山给我最初的印象,下山虽难上山也不一定容易,但看望故去的亲人并不需讲究一番风顺,甚至有点期待着,路上多些坎坷磨难才好,这样或许要多些仪式感,一路走着同行都是亲朋,每个人却与往日都不一样,那一路的气氛现在想来是很虔诚的。
再后来我还是没有见到过所谓真正的大山,却因为渐渐看起了武侠剧的原因生出了许多的向往,总想着山上该有个寺庙或是道观,要有些传说中的高手住在里头,或者在往深想要有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在山的某处神秘之处隐居,我十分想去山上的寺庙中练武,也十分想到江湖中闯荡一番再归隐山林,倒也不是真的想归隐,只是想多沉浸在那样传奇的色彩之中,让别人也心生向往罢了。
再后来我上了中学,山中的武林高手梦想倒是被我先放下了,却又一头扎进了“我是特别的,我注定与别人不一样”的中二病发作时期,便也总想学着那些文人墨客,到山中寻访一番,要是有个什么不合心意的事情,我便满腹愤懑,恨不得赶紧找个深山老林归隐,每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好。我对山中的夜色尤其渴望,总想着出尘于世外,忘却天地,或有知己相陪,如若没有那便只伴着山间的明月下酒也是很好的,“住在山上是没有烦恼的。”我当时这样想着。
我终于横跨大半个中国奔赴大学,学校在一座山的山脚下,山上传说很多,也有一座寺庙,我和同学曾相约去爬,我们的中二病都没有好个完全,总是想尝试些不一样的,我们从图书馆后面的豁口出去,准备一路上山,路上没有旁人也没有路标,我们走着走着没有走到山顶的寺庙却走到了山腰的破庙,或许是我们出来的早,那地方雾蒙蒙的,只几座面积不大的殿,我们便急急出来了。再往上走,是一座茶园,虽是上山的路,那路却是很宽的柏油马路,只是太阳上来了,更难走了些,我们去的时候季节不对茶园也是静静的,我们便继续往上走,走到中午的时候,我们走到了一个滑草场,太阳毒的不行,我们又一再迷路便找了一条下山的路往山下去了,巧的是我们出去的门正好是风景区的正门,不得不想当时若是从这正门进来上山还会不会迷路?只是山顶的寺庙却终是没能得见的,回去路上我和同学都有些悻悻的,同学便提“等我们往后来直接在山上定酒店,或是住到寺庙里吃斋菜,就是一定要找车来接。”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到山上去的经历或者说是“爬”的过程,以我们迷路下山告终。我心里也更加肯定,世上的山不乏都是些有脾气的,摸不透这个中的路子也难免兜兜转转了。
说道这里,我仿佛也没有真的与山来个怎样的亲密接触,我之前的种种向往也还只停留在向往,我还是无比的渴望山,还是想要造访一座座有名的、无名的、高的、矮的各种各样的山,最近闲来无事手机上看到几个山上的度假村发展的风生水起,价格也扶摇直上,既让我又燃起了“想住到上山去”这样的想法,同时又不得不感叹有钱真好,在高昂的价格面前只能望而却步。或者是这外面的世界太过物欲横流、纷纷扰扰了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住到山上去“短暂的归隐”所谓陶然共忘机,而我还在为这“短暂的归隐”奔波努力,只希望有一天也能住到山上去,而不仅仅是听说或是行色匆匆的路过,找到一个真正属于我的栖居地,那一定也是灵魂休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