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曾经迷恋过一阵游戏机,成年后慢慢不怎么爱玩电子游戏了,觉得电子游戏就是玩物丧志、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我也很少玩游戏,无论是大型的网络游戏、还是单机版小游戏。这种嗤之以鼻的态度一直到我看到了游戏对自己孩子的吸引力,以及游戏在商业领域的强势演进,才逐渐有所改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制作精美、场面宏大、惊险趣味、奖赏丰富的电子游戏,这种诱惑让没有太多自律的孩子们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进去。在《头号玩家》这部电影中,描绘了一个全民都戴上头盔和穿上装备进入虚幻场景生活的社会。那里远离了现实自身的出生、阶级、贫苦、能力,新的满足感来自于虚拟现实的游戏中的角色、装备、奖赏、闯关。那这种超过物质、金钱、权力、地位的诱惑到底来自于哪里,人为什么会对游戏如此痴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游戏的几个特点:沉浸式体验、及时反馈、奖励机制、目标导向。这符合米哈里提出的心流理论的特征。
沉浸式体验让我们身心合一,带来平静而愉悦的感受,保持着内心协调的状态,无法容忍任何中断和干扰。及时反馈让我们保持持续的专注力,形成积极正面的交互体验。奖励机制让我们充满干劲,鼓励人们探索和冒险,不断强化玩家的自我认可。目标导向让我们的愿景更加美好,引导玩家一步步向前进步。
宜家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家具品牌,它的成功也暗含了企业对游戏化元素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从宜家商品的设计、定价、运输,再到宜家卖场的整体安排、装修布局、货架陈列,都体现了游戏化思维的特点。样板间的游览给你带来沉浸式体验,商品标签给你家居商品的及时反馈,商场各个角落隐藏的特价商品和结账出口的1元冰淇淋给你带来惊喜和奖励,购物记录卡和购物路线规划告诉你拆解和锁定目标。
在麦格尼格尔的《游戏改变世界》中展示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人类那种又带神秘的拥有游戏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