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觉自从第三次开始不再睡觉之后,每次都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词完整的在头脑中反映出画面,极少打瞌睡了。
今天依旧是房子的主题,而昨天晚上我还是没有睡好,整个状态都很疲惫,但一点也不影响我在老师的引导中保持清醒。
下楼之后,我看到朋友的商务车向我驶来,特别的开心。但当我走到副驾驶门前,还没有开门的时候,忽然那辆车变成了白色的房车。打开门之后,看到朋友坐在驾驶位置上,我们彼此都很开心。
驶离天津之后的一条小路上,我看到两边黄绿色草中间有很多的鲜花盛开。车压着草地前进来到了一个小的渡口。那边是天黑的景象,天上没有星星,只有一弯月牙,四周非常安静的。我和朋友上了一只木船,划到河中心。我们不说话也并不觉得尴尬,只是静静的享受着夜色。远处看的见一些灯红酒绿,隐隐的传来江南歌女的咏唱,以及人来人往的嘈杂声(在这段描述的时候,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我头脑当中的景象,我用了电影《八佰》中,苏州河对岸的繁华景象)。
之后,面前出现了一条由枯草铺就的笔直小路(已经是白天了,至少是清晨,还没有出太阳的时候),踩上去很柔软很有弹性,而且有那种咯吱咯吱的响声,非常的清脆。走到尽头靠右手边看到了一间不大的石头房子。石头壁很厚很粗糙,但屋顶是稻草的。墙上有一个小窗,我从窗户望进去,屋里都是80年代的陈设(就如同我周五去天博看《红色记忆》展中的陈设一样)。当我推开一个木质很破旧的门低头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很宽敞。
屋里有光亮,是从窗户中透进来的自然光。屋子有些低矮,有很多家具,如床,沙发,柜子等。这好像是一个猎人的家,地上,床上和沙发上都有狩猎回来动物的皮毛,很厚实很柔软。有一个壁炉,但是是冷的。
发现了通往地下室的门,这次是立式的深绿色传统的防盗门。打开门是一条向下的很长的水泥楼梯。地下室里很昏暗,只有墙上的一个火把可以看清周围的东西。中央有一个原木制的特别厚实的桌子,四周也是相同材质的长板凳。
再往里走,看到了一面巨大的镜子挂在墙上(类似于我17年去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宫看到的)。
我看到镜子里的我,便像当时在俄罗斯旅游的时候一样,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了朋友圈(当时之所以没把自己在镜子中的照片发出来,可能是因为我到那边吃奶酪和肉,导致下巴上面长了好多疙瘩)。我看到镜中是叶卡捷琳娜宫的大厅,高大宽敞明亮。耳边响起了交响乐(很熟悉的旋律,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名字,而且好像还是两首),我随着乐曲,独自在大厅中央翩翩起舞。那一刻我特别的开心,甚至开心的有些热泪盈眶。之后我和镜子道别,我轻轻的抚摸了它,并亲吻了镜面。
返回到房间的时候没有什么变化,但壁炉中有了火焰。我走出那个房间,发觉它变成了叶卡捷琳娜宫殿,而周围也都是皇家园林的景色。
我回到小渡口和它说了声谢谢。走回到车旁,看见还是那辆白色的房车。打开门,朋友坐在驾驶位等着我。然后就回来了。
老师给的反馈是:房车比之前几次的车都要舒适,功能性强,但还是属于安全感不足,需要外部支持的。路上有了鲜花,说明我上一周过得还不错。属于自己的地方终于不再是青海湖,而是换了一个小渡口,在船上,还有朋友相伴,终于没有被抛弃的体会了。虽然在河上自己感觉很平静安逸很享受,但我用了《八佰》这个电影去描绘河对岸的景象,显示出我内心的压抑和愤怒(用国仇家恨来表达)(其实我不太认可这个解读,因为我只是没有看过其他描绘南方那种热闹又软绵绵的繁华景象,一下子只想到了这个电影。但老师说,这就是我的潜意识)。
通向房子的小路是软软的枯草,比之前硬硬的碎石子路要舒服一些了。而石头房子显示出我很强的防御心理,但稻草屋顶说明已经有打开自己的地方了。从窗户外面看一下屋里80年代的陈设,说明我对小时候生活的一种留恋。而从门中进入后看到的设施很丰富,各种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有而且很舒适,说明我现在的心理建设比之前要好。
进到地下室有亮着的火把,证明我内心是有光的,但还需要外界的工具来辅助。而那些空的座椅是在等待着有人来和我共同经历。我在镜中看到的叶卡捷琳娜宫大殿的景象且翩翩起舞,说明我内在具有女皇的力量且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从地下室上来壁炉的火焰,以及从屋内出来荒草路变成了精心修剪的皇家园林,都象征着生命力的提升。
老师说,留给我的课题是如何把国仇家恨的愤怒,以及女皇的力量融合到生命的日常,生出柔软的力量,而不是只有成为女皇才能获得疗愈。
之前我有想过,为什么在意象画面中一直去青海湖黑马河边。因为在我所有的旅行经历中,只有在黑马河边等四川小刘的那一天,是我无所事事只是在那边发呆放空。让我有了宁静自得的感受,所以我会特别喜欢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