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在一个怎样审美苛刻、价值观单一的社会呢?网络媒体难追其咎。
美的反义词不是丑,是胖;胖就是自制力薄弱;变胖是对自己不负责;胖就是犯罪;胖就是堕落;胖女孩不配拥有甜甜的恋爱、不配拥有幸福、也没有资格活下去......
关于瘦,我们被洗脑过的鸡汤有:
“要么瘦,要么死”;
“瘦才是王道”;
“瘦了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
“宁愿饿死,也不要胖死”;
“一个女人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体重,何以掌握自己的人生”……
“自律”是娱乐圈必备技能。对女明星们来说,体重过百就是胖,吃不饱是日常生活常态,社交网络讨论的是杨幂为了保持身材一顿只吃七个饺子;周冬雨的吃播每道菜只吃一口;章子怡一碗面只吃四口;泫雅43kg的身材是无数女孩子的梦寐以求......
女明星们当然没错,偶像身份必须要适应严苛的审美标准,毕竟身材上稍有几斤几两的变化就会被媒体或是网友拿来大肆评论。作为艺人,保持身材是为了出镜需要,可对普通人来说明明是极其不健康的反面教材,媒体却一片鼓吹励志和自律,诸如“比你优秀的人,更有自控力”;火到不行的九宫格韩国女团动图配文案说“你还有脸吃吗?”;把女明星们胖瘦对比图放一起阴阳怪气嘲讽,还说“不要做梦了,瘦是通向时髦的唯一途径”……
泫雅的体重被女孩们当成减肥的动力
甚至连微胖都不行,被各大博主们贴过微胖标签的代表人物有Brigitte Bardot、Jeanne Damas、玛丽莲梦露、寡姐、Kat Dennings……可以对她们的“微胖”有所原谅,也是因为脸美。
呐,这就是如今社会的风气,胖成为了某种原罪,一胖就是丑,瘦下来就是脱胎换骨。国内整个审美体系都潜伏着对女孩们莫大的恶意,听起来多么大义凛然的自我激励,当然可以辩解成是给减肥的人加油打气,但这些极端口号也是自我打压和自我羞辱,蚕食了无数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体重秤上的数字让女孩们成为了一群惊弓之鸟。18岁到20多岁明明是女性一生中最花样的年华,但却被审美眼光折磨着,美好的青春就这么在减肥、反弹、再减肥中消失殆尽了。
《节食王国》
当然,不是要把矛头全指向国内的审美标准,只是相对来说,国内的主流价值观确实过于单一。国外当然也偏爱瘦子——维秘从神坛跌下,因为物化女性遭整个社会谴责,维秘天使们的美好肉体是让人垂涎,但也让“同为女性”产生自我贬低的羞愧感;还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意大利某少女品牌,时尚理念是“要么瘦,要么请你出去”(当时还一度被当成宣扬减肥的励志名言来着),画报里细胳膊细腿的年轻女孩确实能让人感受到青春洋溢的美好,但那句尖锐直白的口号也带来了身材焦虑。
不是有所针对,也不是要教大家怎么减肥,更不打算浇鸡汤说“胖也很美”。不同意“以瘦为美”,但也不赞成无限肥胖放纵自己,不管你对自己的身材是哪种认知,都希望是以健康为前提。只是想严肃地抵制下大众的畸形审美,这也不单单只是胖瘦的问题,难道瘦女孩又逃得过审美绑架吗?并不,胖瘦说完了,还要拿漫画腿、蚂蚁腰、直角肩、天鹅颈跟蝴蝶骨这些东西对女孩们评点指摘,女孩们随时都在接受着整个社会的凝视。
日剧《深夜的奇葩恋爱图鉴》
写完这篇文章,仍然觉得沮丧。作为女性,就算努力告诉自己要自我接纳,不要去在意大众的眼光,可心底也还是会觉得“如果我瘦一点的话可能更好看”,“女性就是应该比较瘦才美”的审美观太根深蒂固了,瘦跟美这件事就是自我洗脑都洗不干净;但作为媒体传播者,整个大环境的风气需要有人去努力纠正,就算只是一份绵薄之力。
想跟所有女孩子说:你要自信,你必须爱你自己;
当然,男孩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