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就要来了,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给母亲打了个电话,约她周六一起包粽子、做春卷,让她要提前浸泡粽叶。母亲问我说,要拿多少去李先生家,还要拿多少拿来单位~~说完事情就挂了电话。
母亲不是话多、爱叮铃型的,印象中父亲向来不爱管事,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来操办,父亲只负责当个跑腿帮帮忙而已。而我们三小孩和母亲的沟通,更多时候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对方帮忙才会进行。后来有了微信彼此的电话量就更少了,碰到有事情要说,几条微信也就解决了。
读高中以前,父母亲总起早贪黑,做好早饭,早早地就出门做工。偶尔没活做在家的时候,就会约着我们三一起在家里做大扫除。那会,我们就是那种乖巧又勤快的小孩子,读书、做饭、喂鸡鸭,做作业,我们总能分工做好,晚上一家人吃完饭窝着看电视。放假了,母亲就整点小活回家,让我们自己挣点零花钱。好像那个时光里我们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简单快乐又充实,也在那个时候培养了我们独立的性格。
参加工作以后,姐姐不久就去了厦门。老弟大学毕业后留在福州工作,回来的次数更不用说。我在泉州,离得最近,每个月也会回个2~3次。这一晃近30年时光,我们长大了,他们不用负担我们的经济了,也就换了相对轻松的工作。而他们老了不少,对我们三的情感依赖也就慢慢地流露了出来。和父母亲的电话量多起来了,每到周五晚上就会来电问你周末要不要回家,一碰到家里要过节或节假日,也会来电问买点什么~~
我最喜欢过节的时候回家,也希望自己能在村里热闹的时候回给他们陪伴。其实,不过是担心清静的家里会让他们感觉到孤单。工作后的这几年,每次和他们晚饭后,母亲总会在睡前来到我的房间,窝我床上聊到深更半夜。说说最近家里发生了什么、村里发生了什么,我们三多久没给他们来电了,也会经常聊到邻居家。
我知道母亲想表达什么,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们书读得少,嫁娶都离得很近。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总能聚到一起围大桌吃饭,可能就是那种所谓有天伦之乐吧。而我们家鲜少有这样的场面,虽然因为书读得好,受尽村里人的夸奖,可是也因为读书我们很少呆在家里。他们老了,也想我们能够经常在他们身边,哪怕是看看也好。
现在,姐姐为人母,我也结婚了,老弟也大学毕业了,思想都成熟了不少。一起约定了家庭日,每天往家里多打打电话,和他们寒暄几句。一到回家的日子,时光好像会退回到上时候,母亲会收拾好床铺,父亲一早会去菜市场买菜,回来洗洗炖炖炒炒。待我们回到家,停好车,他们俩会抢着抱小外甥,而我们就成了那个还没有长大的小孩子。
上天给了我们这样的一对父母,创造了这个简单快乐的家。小时候的不富裕、父母的放手,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到了现在,我们只管多点时间去回去陪你们说说话,享受你们小孩般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