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第三本书《认知觉醒》于昨日读完。从这本书里吸取的一个观点开始来写写读完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新认知?
一直不知道读后感该怎么去写,所以每次读过就过,很少回头去想去思考。这本书告诉我,不必去纠结读后感该如何写,一本书读完,暂且放下,过几天再回头想想那本书里有那些点是能触动你的地方,是让你放下书依然能记住的点,是过了许久依然可以带给你改变的信息,那就是你可以记录下来的。
那么这本书最能触动我的又是什么呢?
回头想想,当属专注。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想要做到这一点,尤其的困难。人生短暂,而我们想要获取的东西又那么多,于是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同时做更多的事情,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但是缺少了专注,许多时候可能你只是去做了那个事,完成了打卡,但真正能掌握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并不能保证。
就好比从今年开始,我给自己增加了两项小任务:练毛笔字和学习英语。但因为要上班,即使不上班还有许多琐碎的家务,所以为了能按计划完成这些小任务,我多数时候都是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比如做家务的时候听英语或者听小说,练毛笔字的时候听英语听小说,或者跑步的时候也是不闲着,边跑边听各种音频。
刚开始,我很为自己感动,一把年纪了,还能这么努力。可实践下来,我发现除了自我感动了一把,回头看的时候,也并没有什么骄人 的成绩:英语,反反复复的还是那几课,勉强可以听清楚在说什么;小说,常常漏听了关键的章节导致又要从头开始再去看看;毛笔字,依然停留在控笔练习阶段,进步不大。
于是就想,是不是我想要的太多,把自己塞得太满,最后反而收获甚少?是不是转变作风,在同一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上进步会更快一点?
而不专注还体现在平日许多地方,比如手机拿到手上,明明是准备看书来的,可常常会不自觉的点开各种软件,啥都想看一眼,等到觉知是要看书的时候,时间往往过去了好半天。
或许,新的一年,我应该把练习专注当成一个新任务来执行?是的,刻意练习,不如,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