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西达雅
今晚看了一部韩国电影——《隧道》。影片是根据韩国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一名男子驾车驶入隧道,隧道坍塌被困之后,孤军奋斗,等待外面救援的过程。
影片拍得极具黑色幽默,讽刺当前的豆腐渣工程,讽刺只想着新闻的记者,讽刺当权政府对生命的漠视、对金钱的崇尚。
韩国电影似乎一向擅长通过一个惊险的事故,揭露精英阶级的私欲、大众舆论的片面以及大多数人对陌生人生命的默然,比如最近上映的《釜山行》。
影片中,河正宇饰演被掩埋在坍塌隧道里求生无门的男主角李正洙,裴斗娜则饰演男主人公的妻子。一天,李正洙带着生日蛋糕,正在下班回家为女儿过生日的路上。结果途经一条隧道,行驶到一半的时候隧道坍塌,李正洙驾驶的车子被掩埋了。他打了119电话报警,救援队到来时发现这条隧道已经面膜全非找不到入口。
救援队在知道还有生还者后迅速来到现场,而闻到爆炸性新闻的记者也蜂拥而来。有一个镜头是,电视台播报了隧道坍塌实况,一名记者联系了被困中的李正洙直播,不顾被困者的心理,在救援队还没联系告诉他救援情况的时候,记者告知了他救援的艰巨,可能需要很多天,问他做好准备了吗?李正洙愣住,反问。
这时救援队长金大庆前来阻止了直播,斥责记者,为什么,因为在告知被困者情况的时候,记者并不是最了解情况的那群人,他们没有考虑到被困者的被困心理,不知所谓的告知反而会让被困者悲观、绝望,而且直播通话,完全浪费手机电量,要是在被困者没被救出前手机没电了,更没办法确定被困者的是否活着,具体位置在哪儿。
金大庆要李正洙把仅有的两瓶水定时定量的喝,起码顶一个星期;不要频繁用手机,每天12点通话,告知生存情况,其他时间关机,保证手机电量。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还是没能救出李正洙,因为一开始定位被困者位置的时候,由于施工图纸的错误,打道打错了地方,白白浪费了一周。
20几天后,李正洙的手机都没电了,救援的人们也越来越不耐烦。尤其有一个救援人员误伤死亡,更是在舆论方面掀起轩然大波,说是“要救一个人,都不知道是死是活的人,要搭上所有人的命吗。”
金大庆是救援队里一直坚持要救出被困者的人,即使只是一个人,他眼中,不管是一个人一群人,都是生命,都值得全力救援。
一开始虽然韩国高层领导也承诺要尽全力救人,但却只是为了控制舆论。他们来到现场,看到被困扰的妻子,一个个和她在媒体面前合照,连看电影的我都觉得无比尴尬。
这条坍塌的隧道附近是一条新建的正在动工的隧道,因为担心在建隧道爆破时影响山体再滑坡,影响救援行动,不得不停工。随着救援时间越来越久,当权政府更介意的是损失每停工一天会损失掉15亿韩元,“究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即使无法确定被困者是否生还,政府依然逼迫李正洙的妻子签开工同意书,同意在建隧道爆破,李正洙的妻子精神崩溃,质问道:“万一他还活着会怎样,你们不会觉得抱歉吗?”
李正洙的妻子通过电台,李正洙车子里唯一能搜到的广播频道,悲痛欲绝地告诉他,她已经同意了另一条隧道的开工,她对他书对不起,如果他还活着……听到这些话,心揪的难受,我不知道你是否活着,但是我签下了杀死你的文件,多么可悲。此时的李正洙其实并没有死,听到广播的他更是悲愤万分,疯了似的扒石头钻缝隙……
影片导演金成勋对本片主题的理解是:“《隧道》是在人类所遭遇的灾难状况下,更进一步的,通过灾难展现社会的黑暗面。这些黑暗面,可能出现在岌岌可危的当权者身上,可能是为了抢头条争得头破血流的新闻机构,也可能是豆腐渣工程的施工方。”
这部影片应该是成功的,因为它无情地刻画韩国社会的阴暗面,无尽地讽刺了人性的黑暗面,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