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朱荣智教授是在他的国学文化园,在《大学》的读书会课堂,69岁的他说话温文尔雅,面相慈祥,说着一口台湾腔,平易近人的他,很容易让学员喜欢。我是第一次接触国学,跟着国学爱好者一起,一开场朱教授说了,《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让我们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一步步做起,落实克己复礼;人人“明明德”,也明白大自然有大自然的道理,人间有人伦的道理。顺于天地自然之道,安于人伦道德次序,终能“止于至善”。一个半时间的课程,69岁的朱教授一直站着讲课,站着带着我们诵读完整本《大学》这是我第一次跟读完整篇《大学》,感觉回到了课堂。
分享一下朱教授的课程,内容一:《大学》是大人之学。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代的学制,进入大学,就要学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学,为大人之学。
内容二:家族传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家庭伦理,有好的伦理就有好的传承。家族传承的意义,不只是指血脈的相连,更是代代相袭经验与智慧的累积。每一代都应该珍惜家族的传统,承先启后,一方面继承上一代的光輝,一方面要树立下一代的榜样。家族传承的责任和担当。一个家族的成员终其一生的努力,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更是身负家族传承的重大责任,要勇于担当,义无反顾。每一个家族的成员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与选择,不只攸关个人的成败、荣辱,也是会影响整个家族的荣辱与兴衰。每个家族的成员,都应该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内容三:家族传承首重人才的培养。教育,国之本。家族传承最重要的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囯、平天下,修身为本,齐家为纲。培养优秀的人才,不是到了接班的年龄才做起,而是从小就要开始。从小培养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积极、乐观、负责的精神,真心、诚意,明明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有远见,有魄力,而且有担当。
课堂里也是金句不断,像生命的价值:对别人的生命有价值就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成就自己造就别人,成人达己。像自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像做一个简单、智慧、有温度的人。
就像朱教授说的,做一个简单、智慧、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