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我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发现最近一次发动态已经是几个月前,以前的我可是隔三差五发动态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频率逐渐低了,颇有种和身边人脱轨的感觉。
有人说,一个人不再年轻的标志,就是动态发的少了。想想确实也是,以前有一点事情,都会忍不住发个动态,恨不得让身边的人都知道。自己也总藏不住情绪,喜怒哀乐全部都赤裸裸地摆在动态当中。
但现在呢?什么情绪都不再表露出来,懒得让人知道,懒得与人分享,更不要说发个动态来让别人关注。
倒不是说不喜欢这样做,只是觉得没必要、也没理由。
虽然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发动态”再也提不起兴趣,感慨自己不再年轻的时候,身边的其他人,还是乐此不疲地分享着自己的心情,发着自拍,想要展现自己。
看到比自己小一些的年轻人,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动态,在和以前的自己一样,充满了活力,突然间百感交集。
套用一句很经典的话: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渡边淳一有句特别经典的句子:你不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年轻的时候我做过许多现在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出格、叛逆甚至是癫狂。因为当时的自己相信一句话:“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于是许多人和我一样,像对待世界末日一样,疯狂的挥霍着它。至今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印象深刻。
或许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青春是最独一无二的。有人在年轻时谈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有人干出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有人完成了一次壮举。
这些青春的高光时刻,会随着岁月的洗刷更加清新。几十年后的自己,仍旧会将这些事情作为自己的谈资,得意的和后来的年轻人们说:看,我当年也年轻过。
原以为年轻时候的自己是最特别、最与众不同的,但现在才知道,特别的是青春,而不是自己。
那些自己眼中惊天骇地的事情,轰轰烈烈的爱情,还有桀骜不驯的过往,其实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所拥有的共性。
真相是所有人的青春并无二致,大抵相同。
就像是每年毕业季都会上映的青春校园电影一样,里面的男女主角总会从讨厌、改观、喜欢到相爱,然后又从相爱到误会、矛盾,最后分手。
我们自己也会经历一个从浮躁到沉稳、张扬到内敛的过程,那些“只有青春期才敢做的事”,其实每个人都做过,只不过后来没有提起罢了。
朋友圈里仍旧有人洋溢着青春的味道,挥发着过剩的荷尔蒙,就好像过去的自己一样。曾几何时自己也是那个挥洒青春的“当事人”,而现在也都逐渐变成了旁观者。
但自己不会再感慨青春已逝,韶华易老,因为,自己也曾经年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