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
知行合一,包括学习动力、习惯养成、自主学习、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等内容。
好的成绩=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品质
原来“学习好”是一门科学的学问,“学习好”是有套路和技巧的,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人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和基因的关系不大,却与练习时长密切相关,至少需要练习一万小时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被称为一万小时定律。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十年磨一剑”,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要把一个知识点、一个技能、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让大脑和肌肉形成机械记忆,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最枯燥的重复是通往最高深境界的唯一途径。
我们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配不上去讨论天赋的地步。
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有针对性地练习,并且练习的时间足够长,才能达到提升学习水平的效果
所以,刻意练习强调的是有效的练习。那怎样才是有效的练习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你的“学习区”。
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只有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有过挣扎和斗争,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我们虽然说学习是有捷径可循的,但这条捷径是指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说学习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心流:
一,清空大脑:正念冥想
二,明确的目标
所以,真正的学习不能仅仅着眼于眼下拿高分,而要将某一个知识点与其他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让知识点从一个个的散点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成绩不断进步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进步。他们拥有的这种思维模式叫作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相信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他们更乐于接受挑战,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多大企业都如此看重成长型思维呢?因为,成长型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勤奋比天赋走得更远,成长型思维才是让人不断攀登顶峰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希望同学们相信努力而非天赋,勇于面对挑战、不怕失败,在未来都能拥有成长型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有天赋,每个人的天赋也不一样,要善于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并且专注、耐心地培养。我相信,只要这样做,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了不起的人,每个人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每个人都能为世界创造价值。就像电影《心灵奇旅》(Soul)中描述的一样: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短暂而有效的,展现最闪耀、最热情、最真实的自己吧!
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三大核心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好奇心。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三步骤是:一、“掌握基本概念”;二、“教给别人并收获评价反馈”;三、“再次讲出来”。你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反复多次尝试,
记住:永远都不要做让自己看起来很勤奋的伪动作。
学习需要在放松的环境下,需要给予自己充分的安全感,这样你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放下你的情绪,这样你会进步更快。
那怎么让伏隔核兴奋呢?方法就是:你要开始去干这件事。开始学习,学着学着就想学了;不想写作业,只要你开始动笔了,就会越写越愿意写。这个心理学现象叫作行动兴奋,就是说通过你的行动来刺激兴奋的到来,从而让自己更有动力做一件事情。
任何的外在成绩都不能定义你,你内心强烈的渴望、你对于自己的认同、你对于自己追求事物的肯定,这些才是学习真正的、根本的动力。
人一旦有了梦想,所有的艰难险阻其实都不在话下,关键就是要找到人存在的价值,激发自己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长远的动力一定是来源于梦想,来源于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
眼下有目标,近期有好奇,远期有梦想。
认为想成功地自主学习,你必须先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包括两点:一是阅读能力,二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量阅读对自己有益的书,这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比如用复利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用长期主义的思维方式去坚持值得做的、对的事情,这就彻底掌握一门学科了。
自我管理的范围其实很大,但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目标管理。
同时要设立检查和监督机制,要求自己每天必须背完才能睡觉。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一些错误。比如,在一周之内有2天没有完成单词背诵计划,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后还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果出现,怎么克服困难,完成该做的事情?
在学习中,智商对于成绩的影响因素是要远小于自律能力的。
时间管理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first thing first”,要事第一。
制订计划的目的是让你能够形成节奏。保持节奏很重要,这样能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总是处于一种具有掌控感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节奏不同,就要根据自己的安排来进行调整;同时,制订计划的时候要给自己留一些弹性,不要每个时间段都排得满满的,否则万一完不成就会导致计划中断,信心丧失,反而坚持不下去。以结果为导向,每天写日记的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考和反馈的方式。
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每一天。每天早上起来运动,能让自己一天都是精神抖擞的状态。洗漱的时候,在镜子里对自己微笑,告诉自己“我能行”。其实,心理会影响行为,而行为也可以反作用于心理,微笑的表情和给自己打气的语言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让自己更自信。
2.一次只做一件事。多任务同时进行,最终只会得到两个或者更多次优的结果,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效果会更好。比如,不要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要专注于每一件事情,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多线程多任务的操作适合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对于学习这样重要的事情只能专心去做;如果想听音乐的话,那就不要学习,专心去听音乐好了。
3.设定deadline(最后期限)。我们学生都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哪怕学习任务本身没有截止日期,也要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我们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认为:“它自动会完成的。”其实不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只要没有deadline,我们都会倾向于晚一点完成。
4.随时清除小任务。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只关注重要的事情,那就意味着很多小事没法处理;但是当小事越积越多,就会带来麻烦。如果把大脑比作电脑,那么这些事情是超级占我们的内存空间的,会让你觉得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做,感觉非常疲惫。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遵循5分钟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完成某件事只要5分钟,请立刻处理它。所以,大家注意,能处理的事情,最好每天抽出特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小事;要立刻处理,而不是积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