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经说过,互联网是军方通讯架构平民化的科技产物,出于极端环境(核战争)下的可靠性要求,互联网从设计之初就具有了接入门槛低、去中心化的逻辑起点,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平等性”。这就是互联网特性的第一个要素。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技术属性,可以轻易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物理界限,全球使用网络者以十亿计算,每个使用个体都可以自由连通互联网,与任意一个其他网民或机构进行实时交流和信息共享。互联网特性的第二个要素,“开放性”。
另外,互联网的自由交流特性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精神产品不必通过价值或价格换算而通过商业渠道生产、传播,因此精神分享的纯粹性和自由度得以回归。同时个体拥有了有史以来几乎是最大的权利话语空间,也意味着多元思想基本可以不受主体话语体系的“政治正确”束缚,自由传播,这就是得社会恢复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活力。这就是互联网特性的第三个要素,“多元价值”。
那么,开放性、平等性、多元价值这互联网这三大特性,直指前互联网时代的三大痛点,构成了互联网的颠覆方向。而就商业个体来说,当下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分析这种颠覆已经到达的节点和短期内、行业性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质和能力考量,形成自己的阶段性发展战略。
为什么要重点捕捉这个发展节点呢?按照量变质变规律,所谓的颠覆或者说质变,不是一眨眼就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要经历一个局部因素量变的持续过程,只有这种量变达到一定规模,足以引起事物内在属性发生本质转化时,才会引发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完成颠覆。而后,质变再引发新一轮的量变。那么,对于个体而言,掌握这个量变转化为质变的特定时间点,就非常重要了。首先,它有助于企业明晰自己在产业格局和发展阶段方面的自我定位;其次,它直接决定着企业现阶段和下一阶段的短期战略是扩充增量还是布局应对质变的发生;再次,基于这种短期战略以及相应策略,企业即可明了应当做什么样的相应的物质和思想准备。
那么,当下的互联网经济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呢?其实,也就是刚起步。我们说过,发轫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完全取代封建社会,建立全球统治秩序,花费了五百年,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沧海桑田。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但是要想动摇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形成全新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并非易事。这方面的质变节点,至少要达到四个衡量标准:
1、经济层面,互联网对所有主导产业完成全面渗透和改造,消费者的经济主导权至少接近资本与生产资料所有者;
2、政治层面,权力体系的结构趋向扁平化,话语权趋向分散化,运作模式方面基层自主权显著放大;
3、社会层面,社会结构趋向自组织,以垂直需求为指向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社群大量出现,社会话语权充分碎片化。
4、个体层面,互联网渗透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打破单一智能化工具的限制,实现万物互联、随时随地无障碍互联。
如果以这四个指标来衡量,全球普及尚不足20年的互联网显然还处于童年阶段,尽管它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针对某些行业、领域的强悍的颠覆力。
另外,作为企业,从执行面出发,还要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自身所在行业当下的发展态势是怎样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