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慶避之。
避,求而不得之意。天道無親,惟善親人。人能去惡爲善,恭己順天,自然靜與道合,動與福會。苟或反是,明罹刑憲,幽伏神誅,奪算夭壽,吉避凶隨,必然不免。
昔一青衿王生,賦性姦惡,所行事,皆悖理逆天。赴秋試,文甚佳,房師欲薦之前列。及填榜,忽失其卷。填榜畢,卷乃出之袖中。房師大悔,密與相見,許以他事相補。未幾,房師轉銓部,生即輸粟入成均,及赴考選。房師正在選司,見生大喜,密令揀一美缺,借恩例與選。至期,房師以父艱謝事。迨後三年起復,仍補選司,生亦以年深應選,揀授一官,萬金之資,可計而得。不數日,生以母死丁憂。房師憐其命窮,乃薦與巡撫爲西席,三載可望千金。未閱月,巡撫竟以舊事去官。屢有奇遇,皆成畫餅。生憤恨成疾,卧床三載,一旦翻然悟曰:皆吾惡積故也。後病遂漸愈,爲善終其身。
薛西原嘗曰:天地間福祿,若不存些憂勤惕勵之心,聚他不來。若不做些濟人利物之事,消他不去。誠哉是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