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影响阅读乐趣的剧透,尽量不提剧情,主要谈风格和感受,必要时才用一两个名字。)
在这本书里,可以显然的看出约翰•欧文强大的讲故事的能力。
首先是视角的切换,这在许多小说里都有使用,故事从不以单一角色的叙述和视角贯穿始末,在恰当的“契合点”,结束一条辅线转入另一条。像坐在观光车中游览阡陌纵横的街巷,又像一场不停顿的舞会里无缝衔接的与一个又一个舞伴跳舞。
其次是书中书的嵌套。作者赋予其中四名角色小说家的身份,各自具有与他们性格形象相符的写作风格,即便盲测,你也知道哪种小说出自谁手,一切都由人物的经历和性格决定了。在阅读这些穿插在小说中的小说时,似乎可以看到作者兴奋的摇曳着“技高胆大”的小红旗蹿跳在书中:“抱歉啊,实属无法老实安分的讲故事呐,讲着讲着又有新的念头冒出来怎么办?来,先听完这个短的我们再继续正文吧!”
第三,是作者不断埋下线索,在后文中不时的点亮这些小细节,有助于故事缜密自不用说,阅读时带给读者许多领悟的小乐趣。
第四,除了故事本身,小说通过露丝和其他小说家角色,教给我们一些写作的观点:如何完善人物构思情节?虚构与真实如何处理?一个想法是怎样发展成一个故事的?以及,不同类型风格的小说家都怎样利用自己的经历的? 这些是难得的收获~
关于故事。
书中第一部分“1958年夏天”断断续续的讲述了故事的背景,读起来会觉得有些拖沓和絮叨,但又不是那种让人彻底厌恶想丢开书的程度,有时节奏很紧凑,带着疑问想要着急的一窥究竟时,又斜插一脚短插曲消耗着耐心和兴致,也许是为了构建细节丰富的人物世界,重点强调事故对露丝父母影响的缘故吧,毕竟这些是后继故事的基础。坚持到第二部分“1990年秋天”之后,少了反复的回顾和痛苦的渲染,以成人之后的露丝和身边人的生活为主线,到第三部分“1995秋天”短暂的高潮之后落幕结尾,这两部分的讲述就安排的很紧密,不复之前松松垮垮的感觉。
如果以为书名是概括或者牵引全书,那么你又被作者“玩弄”了,不好意思,我也和你一样。在书中几个角色重叠的生命时段里,露丝处于人物关系图的核心位置,“独居的一年”也许正是因为在露丝独居的那一年里,她真正改变了自己生活的态度,也因此走入一个完满的归宿,结束了一个偶然事故带给一个家庭的不幸阴影,以及向其他亲密关系的扩散。时间可以抚慰伤痛,但也取决于你愿不愿意转过身来接受拥抱,更重要的,即便你愿意,面前有没有人准备好了拥抱?撕去腐肉去除疮疤之后,必须要有新的爱与希望附着在伤口上。37年的时间,可以在孤寂落寞中独品苦楚,可以在麻木浑噩中封锁休眠,可以用放浪的欺骗式享乐抵御回忆,可以用禁欲的苦行式自律鞭挞自我…只是这些都阻止不了心中疮痍的溃烂扩散,阴冷、湿潮、酷热、干裂,人生继续行走在时间里,而实际它一直静止原地。直到找到了爱,才成为了自己,接纳了自己,治愈了自己。
其实也可以说这本书没有主角,露丝算吗?按照戏份算是,可对我来说,她只能在吸引我的人物排名里屈居第四,而且理由大部分因为自带的女主光环形象设定。我在接近尾声的部分收获了最喜爱的小人物,她不光彩不成功不幸福不走运不高尚甚至会被人说不洁净。
也许这就是好的故事必须具备的属性吧。几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明显的缺点,但是身上又都有让你忍不住欣赏和动心之处,你永远不远成为他们,甚至过分地说宁愿不认识这类人,但是你又不可否认自己喜欢他们,可以理解他们。小说里我们轻易的获得上帝视角,变的善解人意,变得宽容大度、有耐心有勇气,这是作者给我们的权利和优待。在透过虚拟的小说,另眼看现实的时候,在成为更复杂更庞大更莫测的故事的一员的时候,也许也可以做到比狭隘局限稍稍好一点,不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