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府涵
之前听《罗辑思维》时,罗振宇讲过这本书,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他讲了孩童时候发展的三个阶段,还有婴儿的自恋,以及长大之后,人们总是必须等到条件完备才去行动。由于现实条件不允许,导致很多想法都没有付诸行动。最后,老罗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当我真正去阅读《巨婴国》这本书的时候发现,里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以至于在读的时候我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来接纳它。书中,有关于好人的分析,关于孝道的解读,关于孝顺的否定,关于经典的剖析……
直到读完这本书,看到后记中的一句话,真真切切打动了我——“生命是为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小的时候就写过作文,做更好的自己。还读过李开复的书《做最好的自己》,现在也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从明天起,积极、乐观,接受阳光,做好更好的自己。
把这种说法否定,变成“更好地成为自己”,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的确是武志红在书中一直强调的观点。
我们,总是出于各种自我想象和外界评价,而去做个好人,不会拒绝他人,却不会考虑自己的能力与感受;我们总是夹在社会评价与所谓的中华传统中,对于父母无限度的顺从,却不考虑他们是否提出了无理的要求;我们总是以集体主义为荣,牺牲小家救大家,歌颂一些无情的荒谬事件,不去反思为多数人牺牲少数人真的正确吗?
我们从小与母亲形成了共生关系,饿了就找妈妈,妈妈就会满足,好像我们随便哭哭闹闹世界就要随着我们的意念而行,宇宙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而一旦当我们被忽略,我们世界似乎就要坍塌。要么,我要毁了世界,要么就灭了自己。
长大之后,为了这种自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太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可。我们在意世俗的眼光,在意情侣的感受,在意父母的夸奖,在意领导的肯定……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呢?
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努力读书、拼命工作、照顾家人、克制愤怒、压抑个性,成为天下比比皆是的人,而最终没有发现自己。
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恋爱时离不开恋人,老了又以儿女为荣……何时才能因自己而喜悦?
虽然,自打出生到老去,每个人都有不用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角色,但,完成整个人生体悟的就是自己。
武志红后记中说,“最感谢的,是我自己。”
这也是大多作者的后记或者获奖感言中很少听到的话。我们总是将正确、错误、功劳全都归功或者归罪于别人。我们自己反而成为别人事件中的原因。人人都在影响他人,而不关心自己。
“唯独面对自己,我是绝对的权威。”我们总是在别人身上找镜子,希望从他人的眼光中能看到自己的好。那么,我们为何自己不成为这面镜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