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考研,竟然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了。今天,就来说说我的学习经历。
我是生在村里长在小县城的一位普通的菇凉(老大不小都不好意思自称菇凉了),父亲是普通的工人,母亲在家照顾全家人。从小到大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太灰太灰的灰姑娘,不是故事中可以遇见王子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灰姑娘,虽然曾一度有过这样的幻想,但童话终究是童话,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英俊帅气的善良王子。好在我的学习还差不多,差不多是个什么概念呢,中上水平是有的了。
小学学习很一般,在家性格内向胆子小,体弱多病,外加上学时间早一年,总体给人感觉老是一副怯生生的样子,所以班干部这种事从来与我无缘,当个四人一组的小组长还差不多。曾经一度考过倒数第几名,母亲还找班主任说让我留级呢,好在班主任并没建议留级,就这样跟着走,也过来了。
上初中的三年,我有了位刻苦努力形影不离的好友,跟着她,我进步了不少,初中三年以差她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距离妥妥地稳居第二,中考居然考了553分,有史以来最好成绩,第一次超过好友,以学校第五名的好名次进入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说是县城最好的高中,其实应该算是我们那个地级市最好的高中了,因为许多市里的学生都跑到我们学校读高中,我的中考成绩在升学分班后依然能排前五。
依然记得报名过后的第一个晚自修走进学校的情景,偌大个学校鸦雀无声,没有一个教室发出吵闹的声音,这是在初中从来没有见到的情况。之后的三年学习生活也证明了我的母校真的是一所不错的学校,老师博学而亲切,学生优秀且上进,环境优美又宜人。不夸张地说,我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古诗词积累都是在高中阶段完成的,做读书笔记,反复朗读海量古诗词,老师从没要求背诵但反复朗读后这些古诗词已经深深刻在脑子里了。阅读和积累,真的就是最朴素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而在高中之前,尽管成绩还不错,但从来都不懂这些。除了文采过人却和蔼可亲异常低调的语文老师外,还有口语流利讲课思路清晰还让我第一次接触了英文歌曲的可亲可爱的像个大姐姐的美女班主任杨老师,还有能用一条线把历史串起来的记忆力超群讲课方式幽默又深刻的从陕师大毕业的历史老师,还有有点冷幽默的数学老师,不喜欢阿凡提的小聪明只喜欢牛顿的大智慧的物理老师,聪明冷艳的化学老师。如果说他们有着不一样的面孔却有着一样的内涵的话,那么这个内涵大概就是优秀了吧。但是,我的成绩很少再名列前茅了,只是稳稳的中上游而已。用功程度嘛,当时以为自己还比较用功,对比现在的学生,大概顶多就算小升初的努力吧,每天基本十点半之前睡觉,没有再晚过了。不过我们当地中学都是有早自习晚自修的,很早起来很晚回家,所以学习时间都在学校,在家基本就是休息了。
说了大半天,还没扯到大学的边呢。不急不急,且听我慢慢说来。接下来就是高考了,也如中考,非正常发挥,不过,这次是相反的了,不是最差也是差不多最差的成绩了,是多少呢就不说了,也就是比当年二本线多出十几分比一本线差个十几还是二十来分的,反正也不重要了,只能上个二本,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复读的勇气,于是就报了我们当地的师范大学,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挑顺眼的选,什么汉语言文学,英语呀,一听就是当老师的,我选个高级的,教育学,这个肯定就可以进教育局了不用当老师了(事实证明,本科班同学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和我想法相同),然而,现实是,这个专业连当老师都没有资格,因为没有学科背景。好在我们学校虽然只是二本,但学风还不错,大部分同学都报了个第二学位,如汉语言文学,英语等,我英语一直都不错(只说考试不说口语),所以就报了英语的第二学位,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学习了英语专业,也就是双学位了,教育学和英语两个学位。
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的就开始准备了,我可没有考研的想法,听说还要自己联系学校,找导师之类的,这样的任务对于我来说太艰巨了,完全不是我所擅长的,索性不考虑。可是刚好到我们这一届准备考研这一年,政策变了,我们专业变成了统考,统考简单呀,尤其对于我这种没情商有考商(也可以叫考运吧,每次考试运气还不错)的人,不就是几本教材死磕下来么,文科的东西,用脑子记一记还是可以的,不用联系学校联系导师只需要记教材,简单多了。于是,大四那年一开始,我也加入了考研学习的行列,对,应该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的,总共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吧,和大部分同学一样,上自习。当时我们学校的特色就是大家都在田家炳学院大厅背资料,我也不例外。
「方法仅此一条,在这里」对于我来说,看书百遍不如背书一遍,需要背的东西多看是没用的,因为不过脑子记不住,必须得逼着自己费费脑子背下来,背过之后,尽管一百个不愿意,还是要复习一下,复习就是脑子里再默背一遍。总而言之,就是你觉得怎么样费脑子就怎么样来,那些脑子觉得轻松的事情是没有效果的。
除了这点,要说具体的方法,我还真没有。平常我们经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其实我觉得眼过千遍,手过一遍,都比不起脑子背一遍。就这样,半年的时间将需要记的东西就这样在脑子里刻了一遍。后来,就是报学校了,我当时有同学在西安,再想想高中阶段好厉害的历史老师就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于是,就报了这所学校。文科的考试分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具体的考试场景已经忘记了,光记得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在学校的网吧查成绩,看到383分的成绩时,连我也惊呆了。没记错的话,我们班只有一位超级学霸考了400多的超高分,接下来竟然就是我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接下来,就是在当时流行的校内网上找所考学校也就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同学来咨询考研复试的事情。除了复试的知识点准备,还有就是服装了,记得当时买了件100块钱的衣服,那竟然是我当时买的最贵的衣服了。接下来,就是托同学预定房间,和当时同在一所学校一个学院的另一位同学一起来到西安复试。来了之后,才知道还有3个公费名额,而我刚刚好笔试是第三名,面试也得靠前才能保住我的第三名,要不然,公费可就没有了,面试问的什么问题早都忘记了,只记得等待成绩的忐忑,要知道,对于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好几万的学费还是有点小困难的。好在,终于有结果了,我成了幸运的那个,与第二名差距大,和第四名差距小的第三名,有惊无险。
接下来就是找工作了,考了N次试,也有进面试,但没有被录取。毕业那年八月份,看到事业单位招考,研究生免去笔试,便冲着这个去了,谁知,专业不对口,好吧,没资格,还好我有个二本学校的第二学位,才以这个名义报名,也就只能报小学了,报名之后就是笔试,我的专业发挥作用了,考的都是教育学的知识,所以我笔试以好几十分的优势遥遥领先,排在第一名,接下来是面试了,这可是我的劣势呀,长相平平,口才不佳,面试成绩自然不高,好在因为笔试成绩特别高,所以按比例综合得分后还是第一,不过就变成了“险胜”,仅仅多出0.04分。接下来就是体检了,连体检都非常坎坷,尿检一次没过,两次没过,我心里想,不会这么倒霉吧,体检被淘汰掉?好在有位好心的医生提醒我多喝水,所以在第三次尿检时,我一大早就喝了好几大瓶水,在去体检的路上都快憋坏了,当我把近乎清水的尿液送至化验处时,护士都说了句,你这是水吧,只好又解释半天,最后结果终于正常了。此后,一直等到公示结束并通知办理入职手续,我这颗忐忑的心才放下来。但是研究生进小学,我又得遭遇很多亲朋好友的质疑,顾不上那么多了,先找工作稳定下来吧。
目前已工作近10年,已经适应了小学教师的工作,也比较喜欢自己这份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中会有一些新的想法,然后就去尝试、反思、总结,慢慢地,也算积累了一些经验,成长了许多。
反思自己这一路,发现成绩、学历虽说重要,但相比很多东西,它真的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已。敲开门之后,就看你这一路给自己积累的所有知识都忘掉后沉淀下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了。我想,暂且先用学识(到底应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有点纠结,素质?能力?素养?)来概括这个大大的内涵吧。如果说打个比方的话,学历就像是你的书橱,再多的藏书都是给别人看的;而学识则是真正把这些书装在脑子里落在行动上,是用来指导自己更好地生活的。学历就是涂脂抹粉,是外在的,是简单的,每个人都可以经过比较简单的学习取得的;而学识则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与美,这些东西不是一两天几个月可以养成的,需要长年累月的修炼。(不过,话说回来,你连简单的学历也争取不到,又何谈长年累月修炼自己?学习——考试——取得学历已经是差不多最简单粗暴的途径了。)So,公费研究生又怎样,只是敲门砖而已(对于我来说,连敲门砖都不是了),在人生的路上,还是得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不要着急,慢慢修炼自己,你想要的,岁月终会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