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小六
一、训练你的海盗大脑
二、碎片阅读
三、快速阅读
四、卡片笔记法
五、主题阅读
六、深度阅读
七、阅读与变现
-------------------------------------------------------------------------------------------------
一、训练你的海盗大脑
1、学习和阅读的重要性
2、阅读的7个建议
①了解大脑的偏好
简洁化、结构性强、图像化、奖励自己
②控制好你的精力
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去阅读,不要在筋疲力尽的状态下阅读,后者的效果会非常差。
③利用好你的注意力
做一些标记,标记的是一些关键词,或者一些重要的内容。我们通过简单的标记,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到这些重要的内容。当我们第二遍或第三遍再去看这本书时,就能一下找到内容的关键点。
④提升你的专注力
在特定的时间里,只用心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努力做到极致。
⑤锻炼你的记忆力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高效的办法,只有反复地测试、练习、记忆。当我们知道了记忆原理之后,就会发现阅读也是一样,只有通过分享、写卡片、写笔记、再读一遍等反复处理信息的方式,才能把这些内容变成长期记忆。
⑥面对你的压力
阅读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焦虑状态,感觉有压力,想快点读完,或者读不懂;第二种是无聊状态,感觉读这本书好无聊、好枯燥,想尽快结束;第三种是心流状态,是在读某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到底是花了25分钟还是一个小时会完全忽略掉,我们处于这种心流的状态,可以流畅地与作者对谈。无论我们处于哪种状态——焦虑状态、无聊状态、心流状态,我们的目标都是进入心流状态去阅读,并保持下去,这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当你面对压力时,要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再一点一点地加大难度,就可以慢慢进入心流状态。一旦进入心流状态,就不会觉得阅读是一件枯燥、无聊和有压力的事情了。
⑦养成阅读习惯
一节内容看完之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想说的或者从书里找到的有用的句子等内容分享出来,这就完成了一个学习、阅读、分享的过程。
分享没有标准。分享是一个验证的过程。如果想知道自己到底知道多少,看没看明白,就试着把读到的内容分享出去。你会发现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都可以分享,微信公众号文章是分享,发朋友圈也是分享。最关键的是,分享的时候要想着怎么把读到的内容解释给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听,让别人能听明白。
--------------------------------------------------------------------------------------------------------------------------
二、碎片阅读
1、什么是碎片阅读
“碎片阅读”实际上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以自己碎片化理解的方式去学习碎片化的内容。时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时间内对内容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学习的内容也是碎片化的。
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更多。也就是说,你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东西里找到想要的。
碎片阅读的核心是概念,所以你只需要学习一些概念,然后将它们进行组合就可以了(每一篇文章,提炼一个概念词,然后去研究这个概念,自己诠释出来)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第一要看他是不是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是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他是不是有足够的了解;第三是看他有没有系统的方法论;第四是看他有没有成功的经验。
2、碎片阅读的工具
现在很多app,比如得到、微信、网易,都可以支持一键点击同步保存到你的印象笔记里,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够查看你之前所收集过的信息。所以当我看到大家已经在分享自己关注的领域,无论是你关注一个领域还是多个领域,你都可以尝试先创建一个这样的目录(上图右所示),把这个领域相关的所有你能看到的碎片化信息全部收集过来。
“零存整取。”比如,当我想去了解什么叫作商业规划或者想写一篇商业规划的文章时,在印象笔记里输入“商业规划”,就能搜出所有之前收集过的图片、视频、公众号文章还有群分享里面一些相关的聊天记录,这就是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
3、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4、碎片阅读的方法
提炼:
就是在练习的时候,选择对我们自己来说觉得重要、有趣、有价值的部分,把它们提炼出来。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叫作《内心引力》的电影之后,我就开始回顾和提炼:我能从这个电影里获得什么,这个电影对我有什么作用?首先它能感动我,但是感动之后我能利用这个电影做什么?于是我从中提炼出了几张卡片,这些卡片就用来写文章了。
比如,一个“得到”上的音频是讲“权力的悖论:如何产生、如何破解”。它里面的内容很多,但我从中提炼的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什么叫作权力;第二,它如何产生。
【工具推荐】
萝卜书摘:这款app可以帮你识别书上的一段话,然后利用OCR技术转成文字,这样你就可以在读纸质书籍后创建自己的每本书的书摘片段。
概念卡片:概念卡片是用类似于明信片大小的空白卡片,可以用它来摘录书中或者文章中的关键概念。你可以直接照着打印名片的方式打印这种空白卡。
链接:
所谓的链接就是要跟自己的经验相关联。当我们阅读文章并从中提炼出我们想要的概念和素材之后,我们会发现,把它们提炼出来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和我们自身产生关联,加上我们自己的标签和说明,最终为我们所用。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要过于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而是要学会发现所读的内容中,是否有我们熟悉的。如果有,你就想想,我们的大脑里是不是曾经遇到过类似的——这样就很容易建立关联。
融合:
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
当充分掌握了核心的知识体系之后,我们就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案例。当我们有了足够多的概念库之后,就可以随意地进行组合。
总结:
碎片阅读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找到内容之后,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然后再经过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过程。
实际上你发现无论收集了多少碎片化的内容,无论你懂得多少盖房子的道理,你都要适时地去分享,因为在分享的时候,也是验证我们是否真的搞清楚了概念,同时也可以在教会别人的同时验证并巩固自己的方法。
5、你碎片阅读的时间
--------------------------------------------------------------------------------------------------------------------------
三、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的本质,或者说提升阅读速度的目的,就是以主人的心态迅速地让“仆人”——书本告诉我们,它是干吗的,它有什么价值,它值不值得我们为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快速阅读的步骤
提问:
只有学会提问,大脑才会对内容感兴趣,认为接下来要读的书与自身息息相关。在阅读之前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有没有读过类似的书?
提问有两种方式:
①开放式提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
②封闭式提问,通常使用“是不是”“有没有”“可不可以”等词来让对方选择性回答。在提问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因为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单单只是要知道是什么,我们更想知道为什么和如何做。
预习:
是指通过阅读目录和序言来大致了解某本书的结构,包括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这本书里讲述的范围,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参考,哪些内容可以略过……
浏览封面、封底、序言、后记,甚至看看这本书的作者有没有其他人推荐过,或者这本书是不是一个系列的套书……先了解这些内容,搞清状况,再开始阅读。
如果看了封面,不能确定某书是否值得一读,那就看完目录、序言、后记,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及这本书是否对自己有帮助,自己是否能看懂这本书等再进行下一步
扫读:
扫读中的做标记、贴便条、折书页是为了什么?在非虚构类的图书里,核心的信息大约占40%,剩下的60%都是细枝末节的内容,如一些案例、数据、解释说明、比喻、类比等。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分配这些剩下来的时间。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其实真正有用的信息,只需要花20%的时间就能获得,80%重要的信息集中在20%的内容里。
切重点:
九宫格笔记法
找出9个关键词写进去,通过抄句子、抄片段、抄例子等方式,对每个关键词进行解释。做完这个工作之后,整本书提的3个问题,用这9个概念都能回答,同时也找到了让自己“啊哈”的点,也找到了一些延伸的书,列出了书单。一本书看上去重点就已经被找出来了;
RIA便签读书法
RIA便签读书法则是将书里的片段用便利贴来呈现,如果你只关注一个点就用RIA便签读书法
复习
我们试着用一些工具,如印象笔记,帮助我们把九宫格图、知识卡片、RIA便签全部收集起来,让这些为我们所用。对于知识,我们仅限于“知道”是没有用的,学会如何使用知识,从而改变我们的想法和习惯,这才是知识真正的用处,也就是“认知升级”。从“知道”到“会用”这个过程,需要以“复习”这一步来结束。
完成了前面的步骤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印象笔记把之前的工作成果收集起来,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哪些问题需要搞清楚?接下来还有哪些书需要阅读?这些书需要读几遍?快速阅读,前面的这几个步骤差不多用一个小时就够了,但一个小时真的能读懂一本书吗?
在复习的阶段,九宫格笔记中有两个区域需要填写:一个是“啊哈(AHA)”区,另一个是“接下来要做(TODO)”区。AHA区是记录那些读书时感受到快乐、欣喜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大脑感兴趣的内容。读完某本书之后突然明白,为什么要做一些事情,如联机学习、在群里面写卡片等。阅读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
总结:
提问(明确读这本书的目的)--预习(关注关键词、关键章节)--扫读(标记重点)--切重点(分析就来重点,用RIA便签法和九宫格法)--复习(印象笔记,查漏补缺)
接下来要做到事:还有哪些问题要搞清、还有那些书要深度研究、还要读几遍……
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一本书在早上完成提问和预习,中午进行扫读,晚上再用一个小时切重点,第二天早上完成一次复习。
------------------------------------------------------------------------------------------------------------------------------
四、卡片笔记法
读书笔记的本质,就是从三大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拥有好奇心、拥有检索能力——延伸出来的,即在获得大量信息的过程中,提取其中的精华,并且理解这些内容,之后,这些内容能够被我们更方便地应用。
关于精华,又有一个概念要提出来,就是知识晶体。这是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专栏里提到的概念。所谓的知识晶体就是一些结构性的东西,它不是一些碎片,而是一个框架、一个思维模型。这些思维模型决定了一个人的专业程度,决定了在你的脑子里到底能不能把碎片知识利用起来。关于知识晶体,待会儿还会给大家解释,但是现在先把这个概念告诉大家,知识晶体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型、思维结构。
--------------------------------------------------------------------------------------------------------------------------
五、主题阅读
三种主题阅读的方式——“碎弹”“爆破弹”“核弹”。“碎弹”就是碎片化的主题阅读,“爆破弹”就是书籍式主题阅读,而“核弹”则是海陆空、全方位的主题阅读。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将一一为大家讲解这三种主题阅读方式。
碎弹:碎片化主题阅读
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然后进行集中式的阅读。如果我们想写一篇文章,或者做一节微课的分享,都可以通过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同一个主题下的公众号文章。例如,收集了20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进行集中式的阅读,就能搞明白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
爆破弹:书籍式主题阅读
“爆破弹”指的是对书籍进行主题式阅读。比如,我想去了解习惯的养成,就会花一天的时间把跟“习惯”有关的内容整理为一个整体,加工后变成自己的一节微课,这节微课的名字叫作“如何养成一个好习惯”。在用书本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第一个步骤是获取基础的认知,也就是说知道想要了解的某个事物的基础概念。
核弹:长时间研究一个领域
“核弹”指的不仅是爆炸力强,还指可以持续影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同理,核弹阅读也不是说一口气读100本书,而是可能用10年的时间读一个主题。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员的时候,曾经读了一本叫作《全新思维》的书,里面提到的6种能力,第一是要有意义感,也就是说要保持探索人类终级幸福的愿望,要一直寻找自己的意义,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第二是要保持娱乐感,要拥有快乐的竞争力,要主动寻找快乐,就像洋葱阅读一样,不能老是讲干货,也要有好玩儿和有趣的东西;第三是要有共情力,要与别人产生共鸣,不能老是自顾自地叙述,要跟大家互动,要了解大家的感受;第四是故事力,也就是要做生活的策划者,要设计你自己的人生,要游戏化自己的人生,不能循规蹈矩;第五是要有设计感,要做生活的策划师,要设计生活、设计旅行、设计一切;第六是交响力,也就是要发现系统和整合之美,要有系统思考的能力。
--------------------------------------------------------------------------------------------------------------------------
六、深度阅读
快速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主题阅读可以提升阅读的广度,但阅读的核心必须围绕两个字——理解,要理解所有阅读的内容。某个知识点被我们不断地应用,不断地掌握,不断地去做分享,这种反复的过程就会让我们对这个知识理解得越来越透彻,掌握得越来越牢固,深度阅读就是升级我们的视角。
专业的内容、自己需要的内容、需要了解底层规律的内容、核心的知识、延伸性强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读一遍之后不明白的内容……这些都属于需要深度阅读的内容,我们对于阅读是有自己的理解力的,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
深度阅读的三个步骤:
寻找联系
寻找联系的意思是当看到某句话或者某个概念的时候,要下意识地尝试分析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其他的现象解释.
寻找关联是看到重要概念时让你觉得很重要,要立刻联想到哪些现象能够被该理论解释,同时至少要找出五个可解释的例子,才能加深对该理论的印象。然后,要活学活用视觉化的表达,丰富自己的描述方式
探索冰山
有了这些连接之后,第二步是探索“冰山”。很多概念背后,都有庞大的知识体系支撑,好比一棵树苗,它在地下可能有一个很庞大的根系,树苗只是露在地面上的一个嫩芽而已。一个概念往往后面可能会有理论、原理等。概念是可以看到的,不能轻易看到的往往是背后的体系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庞大且系统化。
从一个概念的阅读,到去探寻背后的原理,明白了原理之后,就能了解为什么有的习惯能够养成,有的习惯很难培养。深度阅读的第二步是探索冰山,去寻求概念背后的底层规律。一旦明白了原理,再去教别人做习惯养成的时候,就有了一套理论支持我们的观点。
多场景应用
知道概念后如何使用。这时需要进行多场景的应用,尝试在不同的场景下自如地运行该理论。
深度阅读的前提是至少对某个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
七、阅读与变现
1、如何把一本书变成一节课
快速阅读
主题阅读
深度阅读
用户思维:用户的痛苦和你的价值
Jobs:听众平时什么时候会想读书;
Pains: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痛苦和困难;
Gains: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们想得到什么,是想读得快一点还是多一点,抑或记得多一点,还是单纯地为了想通过考试?
把握住了用户的“3S”,再去制订产品和服务就很容易了。如果某本书里没有解决方案,就要通过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的方法从其他书中把答案找出来;要把方法、表格和工具作为产品在课程里呈现出来;最后要告诉用户,上完这节课会得到什么样的收益,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有内容清晰明了,用户才能一下就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准备做一节微课的时候,也可以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用户的“3S”是什么,针对这个特定的3S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后,写一篇简单的文案或者一个招募帖,告诉用户这堂课的内容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内容清晰明了,别人看你分享的招募帖时,才能一下就明白这节课的内容,主讲人了解痛苦,也能解决痛苦,这堂课才有价值。
2、阅读高手的进阶之路
养成阅读的习惯:习惯每天阅读之后,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规律,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阅读状态。读书慢的原因是进入状态慢,要费很大工夫才能进入全神贯注学习的状态。但是如果每天都做同样的事,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专注,也越来越容易接受阅读这件事。例如当我练习主题阅读的时候,我几乎把当时工作和生活中能利用的时间和精力都做了主题阅读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