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误以为是感情出了问题,是原则出了问题,其实只是表达方式出了问题,是感受出了问题。
老王的脚没有痊愈就外出步行、上班、游泳,因为家里的事,他还特地回了一趟我的老家。返回的路上,他虽然云清风淡,爸爸妈妈和姐姐们都急的不行,嘱咐我这几天一定要照顾好他。我也心疼着,总想着要替他分担一点什么。
早晨换成我送小王上班,他依然五点半就起床给我们弄早饭。都说厨房里的温度就是家里幸福的温度,一大早,彼此都是真心的付出,看着拖着不舒服的身体起床做早饭的老王,我也总想着去替他分担,早早地起床,晒衣服、整理床铺,希望他能轻松一点。
小王吃完早饭,蹲厕所了。我就回到卫生间,去涂隔离,准备好和他一起出门。听到老王在厨房间喊“你在干什么啊?”“涂脸,你需要帮忙吗?”也许我的声音太轻,老王没听清,他嗓门提高了,我甚至感觉到口气里的不耐烦和指责“你一大早在干什么啊?”
心中突然一股无名火,我匆匆都走出去,也提高嗓门“没干什么,你到底要我帮什么忙,你直接就说好了。嚷什么啊?”老王被噎了一下,拉着脸,跛着脚,自己收拾垃圾袋,很明显,他是想让我帮忙扔垃圾袋。
上班的路上,我一直在反思,为何那句话“你在干什么”让我反应如此大。当他嗓门比较大,在问“你在干什么的”时候,我心里的感受是非常的委屈、甚至是愤怒。我听到的不是疑问句,而是话外音“你不应该还在干什么!”“你有什么可以干的”“你早晨就不应该这么磨蹭”“你应该早点来帮忙”。似乎小时候,父母用这种明知故问的方式,其实就是在指责我。我内心委屈而奔溃,我需要被尊重,我按照自己的内在节奏在安排。只要你需要我,我会马上去帮忙的。
同样,我能体会老王当时的需求其实就是“我需要你帮我扔一下垃圾袋。他是需要支持的和脆弱的,因为早晨比较匆忙,因为脚不方便,他需要得到支持,需要得到配合。他需要帮忙。但是习惯的表达方式,他没有体现出他真实的需求和目标,非常简单地把矛头指向了对方。
在沟通中,“你信息”和“我信息”的表达,如此重要,今天我听到了“你信息” ,内心的委屈就被勾起,竟然激起了反抗,但后来体会到了“我信息”,体会到了对方的需求和脆弱,我会非常乐意非常愉悦地去帮助。
晚上一到家,我扔下包,真诚地和老王说,以后,你需要我的时候,直接告诉我,我需要你帮我做什么,而不是质问我,你在做什么,这样我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是愿意而是非常主动地想帮助你做任何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