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中年危机这个词,咱们的人生要经过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要论健康,老年比不过中年,想干点什么都觉得不方便,腿脚不利索;要论财富,青年比不过中年,想干点什么都觉得钱不够;要论自由度,那童年跟中年就更没法比了,想干什么都得获得中年人的同意,连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吃多少蔬菜都得听中年人的。
要这么一比,中年应该是人生最富足、最自由、成就最高的阶段,但是你没听说过童年危机、青年危机、老年危机,就只有中年危机。
“人到中年”,烦恼、焦虑、无聊、失落感、挫败感、失去方向感,这些就都来了。夫妻之间从“我愿意”变成“你变了”“你怎么是这种人”,亲子之间从“妈妈”“宝贝”变成“你想气死我”“你别管我”,是不是?我们突然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了。这种事总是发生在中年,怎么回事呢?挫败感集中出现。
中年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说的不是岁数,而是心理的建构和人格的发展。那些没有清醒地穿越中年之路的人,就算年龄再大,在外部世界显得再成功,也只是拥有高大身躯和重要角色的孩子。而那些不知道跟自己对话的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人,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本小说,被动地从一页翻到另一页,以为在最后一页会有人告诉他们生命的意义,但就算有,那也是最后一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