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两字看的就有点形单影只的样子。
孤独是孤单吗?带着着这个问题,刷了百度百科、知乎。其实不是的,孤单的解释太片面了。
孤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所以,孤独者是自成世界、自成体系,表现出一种“圆融”的高贵,他们没有一个缺失的遗憾。
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者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
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圆融的状态,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并非是受到情欲诱惑责任束缚的那个别人眼中的人,那个自己展现给外界的人,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
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处。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观察、学习出现的各种客观事物,并且能够从中得到无限的刺激和快乐。
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没有声音却有思想,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是一种深刻的诠释,是不能替代的美丽。
能从忙碌中解脱劳顿,能在静夜里独对心灵,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并且自得其乐,哪怕他面对的是生与死。【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刷新了我对孤独的认识,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查阅资料的时候,顺带看了两段记录片。
《孤独》(seule)是一部让人心碎的黑白纪录片,导演奥利维尔·斯莫尔德斯把镜头对准了那些生活在精神病院里的小孩们,(孤独症在医学里属于精神疾病范畴),抑郁、自闭、狂躁,妄想等各种精神疾病每天都这么着他们,被隔离在高高的铁丝网的围墙内,他们发病时不停的用头撞墙,发出咚咚的声音,虽然墙上铺着很厚的海棉,但那声音依然让你无法忍受,或者哭泣,紧张,或者来回旋转绕圈,嚎叫......更难以想象的是我所看到的是一些如此可爱的面容,而充满她们眼中的却是极度的惊恐和忧伤,她们每天听到的只有隔壁的咚咚声和外面的狂风暴雨,她们就在这间监狱般的医院里,一个人一个房间,孤独地“活”着……
《孤独人生》从一场自闭症人士演奏的公益开始,开始讲述起主人公贝贝的成长的过程,短短的四十分钟,却让我们体会到,三十年来,爸妈的艰辛与付出,没有轻易放弃孩子,选择积极乐观的面对孩子,用爱感化他。皇天不负苦心人,贝贝开始关心爸爸妈妈,能尽量的做到爸妈要求的事,学着与人交流,尽管语言表达有障碍,还是努力的去做。最让人开心的事,贝贝对音乐的天赋,安静而专注的弹琴时,那种平静和真诚,让人有种敬畏之情。特别纯粹、特别美好……
孤独,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