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开始胡思乱想,郁闷的是,今天依然没有太阳……
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一位老师。其实也算不上“认识”,只是起初为了方便沟通彼此加了微信,项目结束后便再也没有什么联系。老师很有生活情趣,经常在朋友圈晒晒美美的自拍和对生活的感悟和向往。起初只是好奇,隔三岔五点开看看。时间久了渐渐从好奇转为佩服,老师虽不再年轻却爱极了花哨艳丽的衣服鞋子,经常为一丁点小事儿乐得前仰后合,还时不时拽几句小文儿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比如:“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小院子该有多好……”想起最近读的一本书里讲过“人可以选择他想要的思维模式,继而过上自己喜欢的人生”,突然觉得“童真”这事儿保不齐还真和年龄没多大关系。
我好羡慕他。
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想,即使在年老时能够拥有这样一份“童真”又如何?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坦然面对自己无处可藏的褶子和日渐荒芜的脑袋顶儿。她(他)们宁可花大把银子去买成堆的“腊梅”,又或者不惜对自己个儿下狠手,只为了拽着青春那一丢丢的衣角,死死地拽着。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赵雅芝许晴和麦当娜只是遥不可及的神话,“优雅地老去”也不过是说起来容易。
普通人的生活哪个不是一地鸡毛。关键时刻几块钱的口罩都搞不到,哪里还顾得上梳妆和打扮。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词儿“媚青”,讲的就是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谄媚”。似乎“年轻”就代表了无限可能以及无所不能,似乎只要“年轻”,所有的任性、过错以及胡言乱语就应该被原谅。好巧不巧胡同学刚好晒了一张不知道哪里搞来的图片,配文“幼儿园门前成群的家长等着接娃,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却整日趴在大铁门前眼巴巴地等着儿女来看望”。
很可怕有没有,可惜现实就是如此。
最近读了几本书,作者都是三十岁出头的女娃。这帮人有个相同之处,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三十几岁就拥有自己的公司,出版了N本畅销书,到处授课讲座捎带办班儿赚个零花钱,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张爱玲阿姨的那句经典名言“出名要趁早”。
越看越焦虑。
娴娴说,看那些干吗,好多人的成功并不是他们写出来的那样,身材样貌家世背景和干爹,你知道人家都有啥?
有道理。
娴娴还说,管不了那么多,反正我觉得自己高兴就行了。
好有道理。
抬头看看我的FAFA还有我的娃,花开正好,娃娃咧嘴对我笑哈哈,我辣么丧干嘛?突然想起老段还约我吃火锅,新买的YY下午就会送到家,还有李诞呼兰和雪琴CP……阴天也没那么讨厌了不是吗。
我还年轻,还可以继续生长好伐。
哇哈哈哈哈……
王老师,您的朋友圈我还会继续刷,您可千万别屏蔽我哈。甭管今年几岁,我觉着,“童真”这事儿是真的可以有!
PS:赵薇除了颜值回归,最新执导的独白剧《听见她说》,探讨当代女性生存痛点,目前上线第一集,很有看头。话说小妮子还是有两下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