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一书为顿悟总结了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准备期。不断尝试,直到黔驴技穷。啥?技都穷了不就失败了吗?并非如此,其实这个阶段做的事情就是给心里去埋下一些种子,需要等其慢慢发酵。庞加莱花了15天去论证一个函数的不存在(15天就能证出来的东西在数学里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定理了),其间他在日记中写道:“每天,我都会让自己坐在办公室前,花上一两个小时,反复尝试各种不同的公式组合,却总是一无所获。”经常有家长问我:“有时我很纠结,孩子想了五分钟都没有头绪,是不是在浪费时间?这时到底是先让他跳过等老师去讲呢,还是直接让他看解析去学习呢?”我们习惯去认可那些看得到的结果,而忽略那些看不到的收获。在黔驴技穷时展开的探索才是真正在扩展边界的探索。
第二个步骤叫孵化期。这要从你把问题搁到一边去的时候算起。大脑在“离线转态”下其实还在围绕着之前的课题继续工作,大脑在这段时间里会把一切和解决这个问题有关的内容一点一点从意识深处挖掘出来,与之前的想法去一一碰撞;与此同时你的潜意识还会始终对外在可能的相关信息保持敏感。我记得去年迎春杯复赛当天晚上我在写小高组解析,写到了一点多,非常困,写完马上就睡了。不过睡之前总觉得有点不太对,最后的压轴题怎么这么简单,不太符合迎春杯压轴题应该有的难度,可当时怎么看都没看出有啥问题,只好关机睡下了,也很快就睡着了。结果凌晨3点猛然惊醒,似乎突然感觉到哪个地方可能没看清楚,结果一开电脑,发现果真是我认为的那个位置看错了意思。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我睡着了,但是我的大脑却从未停止思考。
通常我们并不信任孵化期,尤其我们不愿意相信孩子的孵化期——那似乎是老师和父母都无法抵达的地方,是失控。我们太难忍受失控感。这就是大多数孩子的大多数时候的尝试都很难通过孵化期就夭折了的原因。
第三个步骤叫顿悟期,又叫“Aha moment(啊哈时刻)”。还是继续庞加莱在上上段的日记续集:“一天傍晚,我违反了自己的习惯,喝了一杯黑咖啡,结果发现夜里睡不着觉,各种念头在脑子里涌动,说真的,我都能感觉到它们在相互碰撞,直到一对一对地相互扣到一起,形成稳定的组合。到了第二天早上,我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组合结果写出来而已。”其实人在顿悟时刻最需要的是被看见——上课孩子举手最激动的时刻通常是两种情况:要么是发现自己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孩子需要展示他自己的独一无二;要么是“这个想法是我自己感受到了,我独立发现的,我亲自解决的。我真的明白了!这个世界都看见我了吗?”因此每次顿悟,都伴随着巨大的自信积累。同时你在准备期和孵化期所使用过的一切知识,都会工工整整地在大脑里罗列开来——所以顿悟的价值不是解决了一道难题,而是整个系统的升级。
第四个步骤是验证期。这一步是最逆人性的一步,当你体验过顿悟时的狂喜过后,通常都不大愿意沉下来再验证一遍了。静不下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害怕自己验证之后发现是错的。不过一旦我们忐忑不安地检验后发现正确无误,顿悟时的喜悦几乎能再上演一遍。
这一步从知识层面上来讲却是极其重要的。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去审视一遍我们尝试过的种种路径时,才会清晰地辨认出为什么那条正确之路与众不同,我们才能升华对问题的理解。
如果说顿悟期是下载了一个系统更新包的话,验证期就是安装这个更新包。
从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规律是必然的,但质变发生的时间点却是偶然的。所以我们经常一面承认顿悟的价值,一面却说“这么久还没想出来,浪费时间,还不赶紧做下道题!”当然,我们不能做每道题都花几天时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适当地重复和巩固加强我们知识之间的连结强度。我认为刚开始可以尝试每半个月到一个月去做一道很花时间的题目,也许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出来,可能会伴随着失落甚至是愤怒。